More 專家分析 News
-
電子病歷互通的私隱疑慮(鄧淑明博士)
政府計劃在未來5年斥資14億元把「醫健通」升級成「醫健通+」,集統一電子病歷、治理流程、健康工具及數據平台等功能於一身。升級後,既可載入全港700多萬人由出生到死亡的資料,亦可容納跨境醫療數據。醫健通這個電子健康紀錄系統在2016年推出,讓醫護在病人授權下,讀取病人在公私營醫療機構的病歷資料,有助減少醫療失誤,也避免病人重複做不必要的檢查。
- Posted March 12, 2024
- 0
-
香港「走塑」大行動 (方保僑)
近年,世界各地都在減少使用塑膠物料,特別是用完即棄的塑膠製品,並尋找其他替代品。2022年3月,全球175個國家的代表(包括中國)在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5)達成協議,開始草擬一項全球性協定,以解決全球的塑膠污染問題。香港特區政府在2021年2月公布《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以實現「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為願景,提出應對直至2035年廢物管理挑戰的策略、目標和措施,並訂下六大主要行動。行動居於首位的「全民減廢」,當中一項主要措施就是政府建議分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以及探討處理其他單次使用塑膠的需要。
- Posted March 11, 2024
- 0
-
從MWC體會AI帶來的機遇(林國誠)
筆者每年都出席在西班牙巴塞隆拿舉辦的MWC(Mobile World Congress,世界流動通訊大會),既參觀展覽,也趁機與世界各地的電訊行業專家交流。
- Posted March 8, 2024
- 0
-
回憶備份推動夢想成真(林岳永)
夢境一直是人們感興趣的話題,我們入睡後,意識應該已經消失,腦海卻會出現各種奇妙的夢境。夢中出現過的人物、地點、事件,有些是過去經歷過的事情或曾到訪的地方,有時還會夢到從未遇過的情景,然後在現實中驚訝「我發夢見過」的情況出現。
- Posted March 8, 2024
- 0
-
阿里EMO模型的利與弊(葉文瀚博士)
阿里巴巴(09988)智能計算研究所上月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模型EMO,引起全球廣泛關注。EMO是一款多語言模型,能夠根據輸入的照片及語音,生成逼真的表情動作,突破以往只能生成靜態影像的限制,為數碼媒體及虛擬內容生成帶來巨大創新。
- Posted March 7, 2024
- 0
-
電動車電池與環保(廖錦興博士)
筆者上月參加美國史丹福大學杜爾永續學院舉辦的研討會,主題是「與全球思想領袖探討氣候和永續發展」,由特斯拉(Tesla)前技術總監JB Straubel擔任主講嘉賓。作為史丹福校友,Straubel受到教授的啟發,對能源和永續發展產生濃厚興趣,畢業後與朋友共同創辦一間電動飛機公司。2003年,他向當時剛認識的馬斯克(Elon Musk)推薦該項目,雖遭到拒絕,卻引起了馬斯克對Straubel所開發高續航力電動車的興趣,並邀請他加入特斯拉,成為該公司的第五位員工。
- Posted March 7, 2024
- 0
-
港發展數據交易具獨特優勢(車品覺)
數字化進程不斷加快,全球對數據的需求正迅速增長。專家預計,到2025年,全球數據流通將為經濟增長貢獻高達11萬億美元,約佔全年世界生產總值(GDP)的9.6%,反映資料流通對經濟的重要性。到2030年,全球數據交易市場規模有望超越3000億美元。眾多快速增長的市場中,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內地,屬增長最快的區域。粵港澳大灣區由於其獨特的地理和政治優勢,成為數據跨境流通的理想試驗田,本港正值處於發展數據交易業務的有利時機。
- Posted March 6, 2024
- 0
-
期待女生投身網安大展拳腳(鄧淑明博士)
美國數據分析公司CB Insights(下稱CBI)的《2024年科技趨勢》報告指出,2023年網絡攻擊的嘗試次數,比前一年上升逾倍;去年因勒索軟件付款予黑客的數字激增,估計網絡犯罪分子收到總值11億美元贖款,是有紀錄以來最多。
- Posted March 5, 2024
- 0
-
MWC 24的啟示(方保僑)
一年一度的世界流動通訊大會(MWC 2024),已於當地時間26日在西班牙巴塞隆拿開幕,亦是自2006年起第16年在西班牙巴塞隆拿舉行,今年是繼疫情復常後的第二次復辦。
- Posted March 4, 2024
- 0
-
10G寬頻及其覆蓋大廈 (林國誠)
10G光纖入屋寬頻方案提供高達10Gbps的極高速下載及上載頻寬,即相當於傳統1000M光纖入屋寬頻的10倍速度,能滿足高要求的用戶。無論在家中觀看4K甚至8K的高清影片、虛擬實境(VR)、傳送或分享特大檔案傳輸、存取雲端網絡檔案,或者是玩雲端遊戲等,10G光纖入屋寬頻都可提供流暢無阻的體驗。
- Posted March 1, 2024
- 0
最新文章
-
6G全球高峰會首登陸香港(林國誠)
由通訊事務管理局主辦、國際知名機構Forum Global及香港通訊業聯會(CAHK)協辦的「6G全球高峰會2025」,昨天起一連兩日假灣仔合和中心酒店隆重舉行。
- May 9, 2025
- 0
-
AI+硬件改變傳統行業(劉瑋)
法國一直是整個歐洲乃至全球農業科技領先國家,近年受俄烏地緣政治影響,歐盟更是加大力度培育、發展本土農業科技發展。
- May 8, 2025
- 0
-
人工智能、機械人與物聯網:未來科技的三重奏(李沛陞)
假如有一天,您的家可以自動安排機械人清潔、IoT設備幫您購物,同時透過AI優化能源分配,那麼這不再是科幻電影的場景,而是正在成形的未來科技生態。人工智能(AI)、機械人(Robot)和物聯網(IoT)三者的結合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 May 8, 2025
- 0
-
培養提示工程思維(車品覺)
許多人仍將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視為高級搜索引擎,輸入簡單的關鍵詞便期待得到精準答案──這恰是提示(prompt)效果不佳的根源。
- May 7, 2025
- 0
-
AI圖像辨識革命(林國誠)
近年來,人工智能(AI)快速進步持續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其中最新突破來自OpenAI的o3模型。這款全新模型引入圖像分析能力,尤其是「看圖辨位」功能的推出,瞬間成為科技界焦點。
- May 2, 2025
- 0
-
智能交通新紀元(湛家揚博士)
在上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人工智能(AI)如何重塑產業與日常生活,並走訪騰訊(00700)、華為、百度(09888)等,見證這些科技巨頭在遊戲開發、智慧城市建設、AI技術及數據應用等創新突破。
- May 2, 2025
- 0
-
公平代碼拓新藍海(車品覺)
作為長期觀察科技趨勢的專家,我一直關注在德國柏林創業的n8n,近日由Highland Europe領投,他們完成一輪頗具象徵意義的融資──5500萬歐羅B輪資金。
- April 3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