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電訊商從5G升格開拓AI盛勢(林國誠)
香港在2020年推出5G流動網絡以來,各大電訊商紛紛添加5G標誌,既為品牌增值,也讓客戶清楚知道,品牌透過穩定的5G網絡和全方位服務,提供創新的影視娛樂體驗、智能生活應用及企業級解決方案,實現「萬物互聯」。
- Posted July 19, 2024
- 0
-
DSE考生指南:擁抱自己未來(黃岳永)
中學文憑試(DSE)放榜,考生即將進入人生另一階段。無論是成績優異,抑或未如理想,同學在選擇自己要走的道路時,請先記得成績優劣不等同你的未來。
- Posted July 19, 2024
- 0
-
跨代青年 闖出未來(廖錦興博士)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在2022年底公布《青年發展藍圖》,為香港未來的人才發展制定了長遠計劃,並推出逾160項具體措施,涵蓋國民教育、價值教育及正向思維培育、住屋、事業和創業等多個範疇。
- Posted July 18, 2024
- 0
-
點對點交通新一頁(葉文瀚博士)
近年來,網約車平台如Uber在全球各城市蓬勃發展,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多選擇。隨着社會發展和生活水準提高,乘客不再滿足於基本的出行需求,他們渴求安全、舒適、個性化的乘車體驗。
- Posted July 17, 2024
- 0
-
數據驅動軟件優勢(車品覺)
本月初在北京參加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其中一位講者指出軟件(Software)與數據件(Dataware)的區別。事實上,他提及的Dataware並非一個常用詞,更貼切的名稱應該是數據驅動軟件(Data-driven Software)。
- Posted July 17, 2024
- 0
-
數據的型態(翁偉基)
數據是石油,還是原油?2006 年,英國數學家 Clive Humby 創造了「數據是新的石油。(Data is the new oil)」這句說話⋯⋯
- Posted July 17, 2024
- 0
-
南大嶼發展保育平衡之道(鄧淑明博士)
7月初在大嶼山貝澳沙灘發現了兩條中華白海豚屍體,這些個案在本年度已累計31宗。大嶼山西南部沿岸水域是中華白海豚經常出沒的地點,正值政府為「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發展計劃諮詢公眾,事件更惹人關注當局能否在保育與發展間取得平衡。
- Posted July 16, 2024
- 0
-
香港規管網約車幾點考慮(方保僑)
網約車服務已在全球迅速普及,香港也不例外,惟一直於灰色地帶遊走。特區政府上星期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討論文件,探討如何完善現行法例,更有效打擊非法出租或取酬載客活動,並規管網約車平台。
- Posted July 15, 2024
- 0
-
進入AI協作大時代(黃岳永)
筆者曾與身處不同地方的人連續開會好幾個小時,也曾與團隊成員在工作軟件上完成項目開發。隨着ChatGPT爆紅,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已逐漸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職場上的衝擊亦開始出現,工作模式再度改變。
- Posted July 12, 2024
- 0
最新文章
-
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圖像與視頻的無限可能(吳壽冠)
在過去的數年間,人工智能(AI)的發展已從抽象的技術概念,迅速演變為觸手可及的應用工具,而其中最引人矚目、最具顛覆性的領域,無疑是「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特別是圖像與視頻的生成。
- October 31, 2025
- 0
-
AI+AR眼鏡融入生活(林國誠)
近年來,「AI+AR眼鏡」已成為科技界的新興焦點,它不再僅是工程師的實驗玩具,而是逐步融入一般消費者日常生活中。
- October 31, 2025
- 0
-
做資訊總監不要太謙虛(湛家揚博士)
在不少傳統企業中,資訊科技部門長期處於幕後位置,主要負責系統支援與日常營運,鮮有參與企業策略決策。
- October 30, 2025
- 0
-
AI未來是泡沫抑或革命?(黃岳永)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浪潮下,全球科技股恍如搭上火箭。從矽谷巨擘以至初創新兵,市值集體暴漲。
- October 28, 2025
- 0
-
AI喜附和人 醫學推理建議堪致命《自然》揭大模型答案 未必基於事實(郝本尼)
學術期刊《自然》(Nature)最新指出,人工智能(AI)的諂媚傾向,可能對科學研究造成負面影響,因為研究人員正愈來愈多使用大型語言模型(LLM),但其傾向迎合、附和用戶觀點,而非提供獨立或事實導向的答案。
- October 28, 2025
- 0
-
AI騙徒手法層出不窮(方保僑)
近年警方屢揭以人工智能深偽(Deepfake)換臉及聲音合成行騙的案件,利用高科技假冒上司指示滙款、網戀詐騙及冒充官員開視像會議。騙徒已非單純冒充個人,而是利用AI在系統上奪取「合法身份」。
- October 27, 2025
- 0
-
當語音通話變防騙戰場(林國誠)
語音電話本應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如今卻淪為考驗人性的信任陷阱。現今騙徒已非昔日單靠陌生號碼與生硬話術的「吳下阿蒙」,他們懂得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偽冒號碼及模擬語音,精準地在不同時段鎖定特定人群發動攻擊。
- October 24,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