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成真 小米傳拓智能車 收購Segway試水 五科網巨頭會戰
人有我有,繼騰訊(00700)、阿里巴巴、百度和樂視宣布製造智能汽車後【表】,小米亦傳即將進軍汽車界,五大內地科網巨頭聚首,新一輪科網戰場隨即展開廝殺。不過,小米發言人強調小米不造汽車,但對於會否製造智能車載系統,他表示不予評論。分析員認為,依牌面看來,暫時以夥拍外國車廠的百度贏面最高。
據《騰訊數碼》報道,根據專利申請文件顯示,小米已經申請了關於車輛定速巡航、車輛操控、車輛導航、停車訊息預測等10多個智能汽車系統發明專利,意味以智能手機起家的小米,很有可能涉足汽車產業。
或先建智能車載系統
其實小米造車傳言一直不絕於耳,去年就有網民「惡搞」出一部假的小米汽車,並廣泛流傳。小米董事長雷軍去年7月主動在微博澄清,「小米沒有計劃造電動汽車,我們會持續專注在智能手機等核心業務上,小米造汽車是謠言。」
今年4月,小米宣布,聯合順為和Ninebot,收購美國平衡車鼻祖Segway,縱使並非大大部的私家車,但被外界視為製造智能車的磨刀石。
至於小米申請專利的第一步,極可能是先建智能車載系統,正如百度去年率先推出車用娛樂系統「CarNet」、騰訊去年公布提供檢查車輛及導航等服務的「路寶盒子」,樂視亦於今年1月推出首套智能汽車UI操作系統,及後3家科網企業先後宣布製造自家的智能車。
百度今年路試無人駕
外資證券行汽車分析員直言,科網巨企造車暫時只聞樓梯響,「我相信只是『人有我有』的宣傳伎倆,比亞迪(01211)電動車在內地都未普及,智能車仍然停留在概念階段。」他認為科網公司沒有造車技術,必須尋找OEM(代工生產)夥伴,若論合作方,則以百度的造車陣容最鼎盛。的確,在5家科網企業中,暫時以百度產品進度最快,首款無人駕駛汽車將於今年進行路面測試。
不過,各企業對智能車的定義卻各有不同,大致上,智能車是在普通汽車上增加先進的感應傳送器等裝置,達到人、車、路三方智能訊息自動交換, 進而發展至無人駕駛汽車。至於互聯網汽車,則主張通過網絡和雲端,進行導航、娛樂等服務,亦有助管理交通情況。
來源:信報財經新聞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R Lens助購物節派優惠(林國誠)
今年踏入第三屆的「香港開心購物節」已於7月1日正式展開,活動由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辦,聯合超過180個品牌,涵蓋零售、餐飲、旅遊、酒店、會展、商場、銀行、航空及跨境交通等10個界別,合共推出超過300項優惠,總值超過19億元。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AI私隱|憂AI損私隱 港府:適時發指引
人工智能(AI)近年發展迅速,為本港帶來私隱風險。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昨天在立法會會議上,回應江玉歡議員動議的「制定個人資料保障制度框架,應對人工智能時代挑戰」議案。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論文亂象|檢測論文AI內容準確度成疑
就學生在課業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的情況,去年多間中國高校陸續發表相關規定,其中北京師範大學、成都四川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校,更加硬性要求作業包含AI內容不得超過一定比率。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Perplexity Max|Perplexity頂級套餐出爐 月費1560
現時主要的人工智能(AI)科企,例如OpenAI、Anthropic及Google,推出每月200美元(約1560港元)起的頂級訂閱計劃,讓訂戶任用其最先進產品及工具。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AI扼殺流量|「零點擊」搜尋重創新聞網流量
數碼市場情報公司Similarweb發表報告,自從搜尋引擎巨頭谷歌(Google)於2024年5月推出AI Overviews以來,零點擊(Zero Clicks)新聞搜尋的佔比穩步上升,由一年前的56%上升至今年5月的69%。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高層靠AI決策|美企高層多靠AI決策升遷裁員 七成相信下判斷公正 首選ChatGPT
2025年全球科技業爆發裁員潮,企業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把重複性任務自動化,例如編程、客服、物流和內容審核等,以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輸入好數據 為AI把關(湛家揚博士)
最近我遇見了一位來自美國矽谷的數據管理專家,了解他們的高級數據管理技術,讓我想起自己第一堂關於計算機科學的課。
- Posted July 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