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無現金」掀新商機 RISE 2017創業大會 演說留伏線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RISE創業大會為初創圈年度盛事,今屆約有一萬四千名訪客入場。(RISE官方圖片)
早前結束的RISE創業大會,不少講者的演說留下伏線, 隨時左右初創圈及社會的未來發展。騰訊(00700)旗下微信產品經理Stephen Wang預言,內地的「無現金交易」勢必擴大至境外支付,生活及商業模式將重新洗牌。更有投資者相信,內地早期初創會傾向遷至二線城市發展,為地區經濟帶來更多機會。
華人海外年花20億
現時每天有8.7億人使用微信,平均一日花上90分鐘,今年的用戶增長率更達21%。除了一般用戶,微信有2000萬個公眾號,來自不同的品牌及機構。根據官方統計,最多人搜索的賬號,主要為快餐店、名車及手機,品牌包括︰肯德基、麥當勞、寶馬汽車(BMW)、平治(Mercedes-Benz)及華為等。
內地境內的無現金交易,市場規模漸見成熟,微信支付(WeChat Pay)的業務,近年亦翻了數十倍以上,每月用戶高達6億。除了發放紅包,亦可掃描QR Code,於實體店購物。另一勁敵支付寶(Alipay),最近更有不少舉動,如跟海外支付初創平台Stripe及Adyen合作,分享跨境支付這塊大肥肉。
Stephen Wang指出,去年中國有1.35億人出境旅遊,熱門地點為日本、美國及泰國,在海外花費達2.61億美元(約20.3億港元)。他續稱,微信會於未來6個月,積極跟其他支付平台合作,亦會夥拍海外商戶推廣,令用戶去旅行都「唔使帶現金」。
舉例說,微信已與美國的連鎖免稅商場DFS合作,以微信支付可獲購物折扣,同時又可預早訂貨,屆時貨到即取。另外一個例子,用戶在新加坡濱海灣金沙商城「搖一搖」微信, 便會顯示60個品牌的資料,用微信支付同樣可享優惠。
二線城市人工低宜創業
除了金融科技,內地的初創及網上媒體皆面臨轉變。上海廣播電視台戰略投資部主任吳霄峰認為,早期的初創毋須局限自己,只於中港一線城市發展:「如果在香港、上海等成立初創,每位員工薪金至少1萬元(人民幣.下同)﹔但如果轉攻二線城市,如於武漢、東莞創業,員工薪金可減至3000元,增加生存空間。」他不排除未來初創會由大城市遷移至發展較慢的地方,為這些地區帶來競爭力。
此外,近年內地視頻直播及網紅市場,收益超過數十億元。作為內容媒體的投資者,吳霄峰對此表示,不會投資這類平台。他認為,網紅直播難保內容質素,無法長期生存,最終會慢慢消失。

微信支付的每月用戶高達6億。(路透資料圖片)
撰文:袁樂雯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R Lens助購物節派優惠(林國誠)
今年踏入第三屆的「香港開心購物節」已於7月1日正式展開,活動由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辦,聯合超過180個品牌,涵蓋零售、餐飲、旅遊、酒店、會展、商場、銀行、航空及跨境交通等10個界別,合共推出超過300項優惠,總值超過19億元。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AI私隱|憂AI損私隱 港府:適時發指引
人工智能(AI)近年發展迅速,為本港帶來私隱風險。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昨天在立法會會議上,回應江玉歡議員動議的「制定個人資料保障制度框架,應對人工智能時代挑戰」議案。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論文亂象|檢測論文AI內容準確度成疑
就學生在課業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的情況,去年多間中國高校陸續發表相關規定,其中北京師範大學、成都四川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校,更加硬性要求作業包含AI內容不得超過一定比率。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Perplexity Max|Perplexity頂級套餐出爐 月費1560
現時主要的人工智能(AI)科企,例如OpenAI、Anthropic及Google,推出每月200美元(約1560港元)起的頂級訂閱計劃,讓訂戶任用其最先進產品及工具。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AI扼殺流量|「零點擊」搜尋重創新聞網流量
數碼市場情報公司Similarweb發表報告,自從搜尋引擎巨頭谷歌(Google)於2024年5月推出AI Overviews以來,零點擊(Zero Clicks)新聞搜尋的佔比穩步上升,由一年前的56%上升至今年5月的69%。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高層靠AI決策|美企高層多靠AI決策升遷裁員 七成相信下判斷公正 首選ChatGPT
2025年全球科技業爆發裁員潮,企業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把重複性任務自動化,例如編程、客服、物流和內容審核等,以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輸入好數據 為AI把關(湛家揚博士)
最近我遇見了一位來自美國矽谷的數據管理專家,了解他們的高級數據管理技術,讓我想起自己第一堂關於計算機科學的課。
- Posted July 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