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代幣發行(ICO)狂潮,短短數年之間席捲全球,區塊鏈初創Datum去年亦順利以ICO完成集資。其聯合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Roger Haenni接受訪問時坦言,「我們(當時)高估了區塊鏈技術的普及速度」,公司無法單靠ICO發幣集資發展,現正進軍企業客戶服務,相信此模式將成業界「新常態」。
ICO為近年流行的網上集資方式,做法是參與者向ICO項目投資,換取發起人發行的加密代幣;發行人利用籌得資金,作項目發展及營運用途。
去年ICO吸5660萬
以香港為基地的初創Datum,旨在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建立去中心化資料存儲及交易平台。去年11月就透過ICO集資726萬美元(約5662.8萬港元)(按當時以太幣價格折算)。目前公司團隊有21人,分布在香港、瑞士及美國等地方。
過去一年,加密貨幣炒賣潮爆發,不少投資者瘋狂追捧。Haenni指出,業界在此浪潮下,總有部分為「收錢走人」的詐騙項目,其實仍有大量團隊正在投入及研究區塊鏈。當中最大的挑戰是,現時大多數區塊鏈技術,都屬於早期的開發階段,普及速度亦不似預期。
「如果你一年前問我,我會非常樂觀地預期,每日有幾萬名客戶使用我們的服務」,Haenni坦言,現實是最受歡迎的以太坊區塊鏈上,以虛擬貓遊戲CryptoKitties為例,每日亦只有數百名用戶。
短期難靠普及賺錢
短期內單靠大眾用戶增長,以推進區塊鏈網絡發展,似乎不切實際。Haenni透露,公司近月拓展「傳統」企業服務,將Datum存儲資料的區塊鏈加密技術,以整套解決方案形式售予企業,擬建立實際的收入來源。
Haenni相信未來不少區塊鏈初創,將陸續採用這種「混合發展模式」(Hybrid Model),即是發幣融資加上企業服務收入;甚至尋求風險創投資金支持,「回歸」初創一貫的基本融資方式。
Haenni提到,區塊鏈技術還未盛行,一大問題在於用戶體驗。舉例,以加密貨幣支付款項,目前既要涉及交易費用,區塊鏈亦需時確認交易,只能提供「低於標準(Sub-standard)的用戶體驗」;對普羅大眾而言,其他的電子支付程式,已能作免費、即時交易,相比下更具優勢。
簡化應用親民貼地
「大眾用戶關注的,不是(應用程式)『去中心化』架構,而是區塊鏈技術本身,對他們操作是否有幫助、價值。」Haenni對於坊間有意見指出,區塊鏈應用操作太繁複,他認為業界應致力讓用戶覺得,「(操作應用)愈簡單愈好」,這亦是Datum團隊努力開發的目標。
加密貨幣市場由去年至今,經歷暴升再暴跌的「泡沫爆破」過程,投資熱情轉眼冷卻。Haenni深信,待市場「回歸基本因素」,以技術普及程度、用戶數量等條件,以此評估投資價值時,區塊鏈業界才會迎來下一浪增長。
採訪、撰文:吳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