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虎妮聚粉絲代言品牌 Oath冀創港版虛擬網紅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許朝欽及其團隊創作的虎妮,其YouTube頻道至今已有超過17000人訂閱。(陳子健攝)
YouTuber大家聽得多,VTuber又有否聽過?所謂VTuber,即是虛擬(Virtual)版的YouTuber,除了跟真人一樣透過網絡短片與觀眾分享旅遊、網購、潮流物品等各式話題,有時亦變身成直播主,實時與觀眾互動。這熱潮由日本吹到台灣,其中Oath旗下的Yahoo!(雅虎)去年就推出自家VTuber「Hoonie」(虎妮),每星期在當地Yahoo! TV主持《虎妮好朋友》節目。
《虎妮好朋友》製作人許朝欽上周來港出席Oath Summit 2018,他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雖然虎妮等VTuber外形跟一般動漫人物相似,「不過動漫人物活在自己節目裏面,VTuber除了拍片分享故事,同時會做直播主跟網友聊天。」以虎妮為例,逢星期三晚上8時會直播一小時,透過Yahoo! TV和YouTube跟網友互動。這名虛擬美少女的YouTube頻道「Hoonie friends」,訂閱人數現已超過1.7萬。
直播需4人分工
虎妮每周的直播內容林林總總,既會介紹新電玩、為新科技產品開箱,也會讓日本的VTuber連線進來,一同跟網友見面;甚至由虎妮打電話給網友,讓對方接聽電話。至於非直播節目,則不定期更新。「去年大部分節目是介紹新的電玩,但今年就比較多元。譬如教日本人怎樣講中文、介紹台灣好吃的滷肉飯。此外,又把日本最新的電玩、動漫情報,帶回來給台灣網友知道。」甚至配合360度全景技術,讓虎妮介紹沖繩名勝,「(虎妮)彷佛變成文化交流大使!她不止活在屏幕後面,更如活在你身邊。」
要製作一場VTuber直播,需至少4個人配合,其中一人專責控制聲音,以至監控一切所需的軟硬件;一人負責操作社交平台,例如監察網友留言,隨時要求虎妮跟網友作相應互動。至於許朝欽本人,負責監控現場演出流程,確保虎妮演出順利。當然還要有扮演虎妮的聲優,影片內虎妮的每句說話、每個動作,都由這位「幕後代唱」戴上VR設備,直接說或做出來,再展現到虎妮上。
「直播時常有突發狀況,所以通常班底都會固定,這樣工作默契會較好。」許朝欽指出,在VR設備以外,聲優亦可改穿動態捕捉裝,配合動態捕捉鏡頭,讓虎妮做出較複雜的動作。惟目前技術仍在整合中,只有非直播的節目,才會用上動態捕捉裝。

虎妮的一舉一動,背後是由聲優戴上VR裝置做出來。(陳子健攝)
許續稱,按照目前的技術,直播節目只要定好劇本,再交由聲優本人確認,基本上翌日就可開始直播。至於非直播節目,製作需時約兩星期。他坦言,「技術門檻其實沒那麼高」,真正的考驗在於決定接下來要創作什麼內容,讓虎妮「帶給網友一些新東西,成為真正網紅」。
「可能月初就要開始規劃下個月做什麼節目,例如萬聖節到了,就要讓虎妮穿上萬聖節衣服,帶着南瓜登場。」許又透露,「虎妮家族」快有新角色加入,Oath亦將推出另一全新VTuber系列,並正研究創作屬於香港的VTuber。
跟真人網紅一樣,虎妮也會參與商業廣告項目,例如Oath曾跟電玩開發商BANDAI NAMCO Entertainment合作,讓虎妮與《鐵拳7》熊貓遊戲角色一同玩遊戲對打。
好玩影片助營銷
此外,虎妮亦曾現身漫畫博覽會的舞台,跟台下動漫粉絲互動,甚至將飲料品牌虛擬化,由虎妮拿着到外國拍片,「客戶跟真人網紅合作,可能會擔心他們有緋聞,或做出違背品牌精神的事,情況較難控制。虎妮卻不會講髒話,一定要在我們控制下表演。」
早於2016年底,來自日本的虛擬直播主「絆愛」(Kizuna AI)便在YouTube發表首條影片,如今已累積近500條影片,其頻道「A.I.Channel」訂閱人數多達233萬。至於去年12月才出道的「輝夜月」(Kaguya Luna),目前訂閱人數亦有86萬以上。許指出,日本是VTuber的先驅,當地大概有5000個VTuber,估計八成以上都來自個人創作單位。跟真人YouTuber一樣,須依賴跟品牌合作開源,「比的就是能否拍一些好玩的東西幫客戶營銷,所以收入都回歸到創作上。當達到一定粉絲基礎,才能為更大的品牌做代言。」
VTuber目前以女角色佔大多數,粉絲以年輕族群為主,不少都鍾情電玩及動漫,「經常有網友要求虎妮嫁給他!這些年輕人若跟真人講話,不一定說得很順暢,但跟虛擬角色卻表現得很友好。」曾有網友在停電時仍堅持用手機看虎妮的直播,「他說虎妮是黑暗中唯一的光芒。大家過生活都很辛苦,看虎妮一些較輕鬆的影片,對他們而言是個調息方式。」

《虎妮好朋友》不時製作廣告性質節目,例如去年就與台北市長柯文哲宣傳世大運(上圖),也曾與BANDAI合作推廣電玩(下圖)。
採訪、撰文:陳子健
[ English Version ]
‘Virtual YouTuber’ Hoonie coming to Hong Kong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網絡騙案|77%港人遇網騙 兩成每日「接招」 苦主平均失6800元 谷歌推訊息驗證堵截
					在人工智能(AI)時代,網絡騙案門檻大降,令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全球反詐騙聯盟(GASA)一項調查顯示,77%受訪本港成年人過去12個月內,曾遇一次或多次網騙,部分人更頻繁至每周多次(25%)甚至每日(19%)遇到。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 
					2025數碼港創業投資論壇 匯聚業界精英  探索創投與科技未來趨勢
					年度創投盛事「數碼港創業投資論壇」(CVCF)將於2025年11月6至7日盛大舉行。今年論壇以「創與投之交匯:點燃成功之路」為主題⋯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 
					做資訊總監不要太謙虛(湛家揚博士)
					在不少傳統企業中,資訊科技部門長期處於幕後位置,主要負責系統支援與日常營運,鮮有參與企業策略決策。 - Posted October 30, 2025
- 0
 
- 
					內地仿腦算法|「智者一號」仿腦算法 內地首亮相
					全球首款搭乘原創類腦演算法的類腦智算體「智者一號」(BI Explorer-1),早前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式亮相。 - Posted October 30, 2025
- 0
 
- 
					OpenAI疑侵權|美平台Cameo控OpenAI侵權
					美國芝加哥一間初創Baron App,入稟加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控告OpenAI人工智能(AI)影片生成應用程式Sora by OpenAI侵犯自家品牌,透過虛假來源標示,以混淆、貶損Baron旗下商標。 - Posted October 30, 2025
- 0
 
- 
					GitHub新服務|准接入第三方編程代理
					微軟(Microsoft)旗下代碼託管平台GitHub,在Universe 2025大會推出新服務Agent HQ,讓軟件開發人員在單一「任務控制」介面,分配、指導及監控多個代理程式的工作。 - Posted October 30, 2025
- 0
 
- 
					AI天秤|房委會引進AI天秤 可遠程操控
					現時全港約有600台天秤在工地運作,其中逾100台(17%)屬房委會工程,深水埗白田邨公營房屋重建項目,更是房委會首度引進人工智能(AI)天秤系統。 - Posted October 30,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