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一App兩制查網聊 過濾敏感詞句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圖片:Wechat
加拿大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騰訊旗下的即時通訊應用程式(App)微信實施「一App兩制」,對身處海外的中國內地用戶進行更嚴格審查,被過濾的包括常見的政治敏感詞,也有中宣部下達的最新禁止傳播話題。有分析認為隨着中國人洶湧「走出去」,互聯網傳播力驚人,當局擔憂國民在外會將接觸到的「反動有害」資訊傳回國內,隨時破壞中共形象、危及政權根基,因此加重審查。
題為〈一App兩制:微信如何在中國與境外採用不同審查政策〉的研究報告,由多倫多大學蒙克國際事務的「公民實驗室」(Citizen Lab)周三發布。
「通商寬衣」也遭攔截
目前內地註冊微信需要綁定手機號碼等,研究指出,內地註冊用戶發送的內容會遭微信進行敏感字審查,即使該用戶之後身處海外,或改用海外電話號碼,只要微信賬號不變,審查仍會繼續。這與內地很多人以為,使用海外網絡、沒有防火牆就不受審查的認知有差別。研究小組在微信上總共測試了26821個可能敏感的字眼,結果發現共有174個關鍵詞受到過濾。其中一次,內地微信賬號發送5則內容與「六四」有關的微信,給另一個加拿大手機註冊的微信賬號,結果其中2條「六四」短訊被截下。
除了「六四」、「法輪功」等常見敏感詞過濾,另一個試驗顯示了審查的「與時俱進」。內地賬號將「通商寬衣」發送給加拿大賬號,結果對方不能收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9月在G20峰會開幕演說時,把先秦史籍《國語.晉語四》中的「通商寬農」,錯讀為「通商寬衣」(農的簡體字「农」和衣相近),網絡上隨即熱議並瘋傳「通商寬衣」一詞作樂,但很快該詞就被列為禁忌。
港加註冊用戶例外
研究還發現相較於一對一聊天,聊天群組受到更嚴格的審查,容易被過濾掉的敏感字眼也會增加,顯然是為了避免敏感訊息被快速散播;此外,過濾詞也並非一成不變,有些在過了一段時間後突然又被放行,但同時間系統也會持續新增一些新的關鍵字。
在微信的聊天室當中,系統已不再顯示用戶發出的訊息是否已經送達對方,發信方不會意識到一些敏感訊息已遭攔截,這種改變被批評更加不透明化。
目前,中國境外地區如香港、加拿大,使用本地手機號碼註冊微信的用戶不會受到審查。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R Lens助購物節派優惠(林國誠)
今年踏入第三屆的「香港開心購物節」已於7月1日正式展開,活動由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辦,聯合超過180個品牌,涵蓋零售、餐飲、旅遊、酒店、會展、商場、銀行、航空及跨境交通等10個界別,合共推出超過300項優惠,總值超過19億元。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AI私隱|憂AI損私隱 港府:適時發指引
人工智能(AI)近年發展迅速,為本港帶來私隱風險。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昨天在立法會會議上,回應江玉歡議員動議的「制定個人資料保障制度框架,應對人工智能時代挑戰」議案。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論文亂象|檢測論文AI內容準確度成疑
就學生在課業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的情況,去年多間中國高校陸續發表相關規定,其中北京師範大學、成都四川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校,更加硬性要求作業包含AI內容不得超過一定比率。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Perplexity Max|Perplexity頂級套餐出爐 月費1560
現時主要的人工智能(AI)科企,例如OpenAI、Anthropic及Google,推出每月200美元(約1560港元)起的頂級訂閱計劃,讓訂戶任用其最先進產品及工具。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AI扼殺流量|「零點擊」搜尋重創新聞網流量
數碼市場情報公司Similarweb發表報告,自從搜尋引擎巨頭谷歌(Google)於2024年5月推出AI Overviews以來,零點擊(Zero Clicks)新聞搜尋的佔比穩步上升,由一年前的56%上升至今年5月的69%。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高層靠AI決策|美企高層多靠AI決策升遷裁員 七成相信下判斷公正 首選ChatGPT
2025年全球科技業爆發裁員潮,企業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把重複性任務自動化,例如編程、客服、物流和內容審核等,以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輸入好數據 為AI把關(湛家揚博士)
最近我遇見了一位來自美國矽谷的數據管理專家,了解他們的高級數據管理技術,讓我想起自己第一堂關於計算機科學的課。
- Posted July 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