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洗手間AIoT系統 (Blutech IoT Ltd.許浚傑)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許浚傑(左)稱,公司在東莞設研發中心,擬開發「自發電」產品,拓展東南亞市場;旁為首席營運總監萬笑歌。(陳施敏攝)
走在街上人有三急,最希望就是附近便有廁所。有本地初創利用物聯網(IoT)技術,開發智能洗手間AIoT系統,方便市民透過商場App或智能指示牌,找到最接近的空置洗手間,此舉也有助商場物業管理工作。該系統早前獲得Hong Kong ICT Awards「資訊科技初創企業大獎」,今次請來Blutech IoT Ltd.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許浚傑,分享其技術及未來展望。
主持:(陳)陳施敏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許)許浚傑 Blutech IoT Ltd.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陳: 你們與市場上同類產品有何分別?有什麼競爭優勢?

透過智能洗手間AIoT系統,可以監察洗手間的使用情況、用品存量,以至洗手間溫度、濕度等。(影片擷圖)
擁新地信和等大客
許: 公司主要業務是開發商用智能洗手間解決方案,對象包括企業、商場、運動中心及酒店等。智能洗手間AIoT系統結合感測器、低功耗無線通訊技術、智慧洗手間標牌,以及雲儀錶板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用家只需透過商場App或智慧標牌,便得知位置最就近的可用洗手間。
此外,商場物業管理單位也可利用系統,監察洗手間的使用情況、用品存量,以及洗手間室內溫度和濕度等。當出現突發事故,例如水浸,管理人員會收到系統通知。目前公司約有10個客戶,包括新鴻基地產(00016)、信和(00083)及中環街市等,並順利一年內實現收支平衡。

用家只需透過商場App或智慧標牌,便得知位置最就近的可用洗手間。(影片擷圖)
陳: 作為初創如何進入市場?說服別人使用?
許: 公司於2019年7月成立,由我們4個創辦人自掏腰包,籌得30萬元為啟動資金。公司的首項發明出師不利,生產環節遇上不少困難。後來我們發現,不少物業管理公司、商場及大廈等,嘗試升級智能系統時,第一步總會想到洗手間,公司便轉攻智能洗手間系統。
我們一個月內完成首批原型產品,獲數碼港借出場地做測試,公司其後接到第一單生意。要說服客戶試用系統,除了產品本身,還要考慮後續保養事宜。目前,我們已委託經驗豐富的本地企業為代理商,處理銷售、安裝及維修等工作,增強客戶對初創公司的信心。

系統以無線方式傳送訊號,加上大部分裝置使用電池等,毋須額外接駁天線或電線,有效減少安裝成本。(影片截圖)
落戶東莞 支援勝深圳
陳: 香港市場以外,公司也在東莞註冊,為何選擇這裏進入內地?
許: 在香港做硬件開發,無論生產成本或資源配套,均未達理想條件;加上香港年輕人對製造業興趣不大,公司難以物色人才。因此,公司於東莞設有工廠及研發中心。
港人到內地開設公司,多會選擇落戶深圳前海,但我們發現,以當時的資金實力,難以負擔租金及人工開支,只能繼續北移。後來落戶東莞,一來是這裏設有大量工廠,二來當地給予港人的創業資助相對充足、審批較快。同時,找東莞市內的廠家製作產品原型,會獲得補貼。
除了資金支援,當地政府向我們提供約5000方呎地方,足以用作辦公、生產及產品測試,招聘硬件人手方面也不遜於深圳,最終於東莞落腳。內地經濟復甦速度較香港快,投資風氣比較好,願意投資初創。

Blutech IoT Ltd.憑着研發「智能洗手間AIoT系統」,早前奪得Hong Kong ICT Awards「資訊科技初創企業大獎」。(WTIA圖片)
擬攻東南亞物管市場
陳: 未來公司有何發展大計?
許: 公司以智能洗手間系統作起點,最終希望發展為全方位的商用智能物聯網系統。技術上可結合保安系統,例如監察是否有人誤闖禁區等。
目前正開發燈控系統等節能管理產品,方便客戶在同一儀錶板上,觀看整個物業的情況。公司計劃以系統收集的數據,為物業管理提供補貨或清潔時間表等服務,更有效地管理倉存、安排人手。同時,會研發電池及自發電的產品,料最快一年內推出。
現時計劃進行天使輪融資,目標金額約300萬至400萬美元,籌得資金將用於市場拓展。例如,目前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有大量基建啟動,公司期望盡快進入當地市場,爭取做當地IoT物業管理龍頭。內地市場方面,由於競爭相對激烈,會先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試行,看看發展趨勢再定後續計劃。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實體SIM卡地位難取代(林國誠)
近年來,智能手機市場逐步推動eSIM普及,甚至推出僅支援eSIM的機型。這表面上象徵數位化進程邁入新階段,用戶毋須插拔實體SIM卡,即可透過線上操作迅速啟用或轉移號碼。
- Posted September 19, 2025
- 0
-
AI末日論|Anthropic舵手:AI釀末日機率25%
人工智能(AI)安全領域存在一個術語,稱之為末日值「P(doom)」,即AI帶領人類走向滅亡的機率。
- Posted September 19, 2025
- 0
-
媒體允許AI寫稿?|美媒允AI輔助寫初稿 毋須標明
美國商業媒體Business Insider(BI)據報已容許旗下記者,使用人工智能(AI)撰寫新聞初稿,而且不打算告知讀者有關AI使用情況。
- Posted September 19, 2025
- 0
-
DeepSeek論文|DeepSeek-R1研究論文登《自然》封面
由內地人工智能(AI)初創DeepSeek團隊共同完成、DeepSeek創辦人梁文鋒擔任通訊作者的DeepSeek-R1推理模型研究論文,近日登上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封面。
- Posted September 19, 2025
- 0
-
ICPC總決賽|破編程賽未解難題 GPT-5奪滿分
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比賽(ICPC)總決賽早前落幕,雲集全球103個國家、139支頂尖團隊參與,最終由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團隊摘冠。
- Posted September 19, 2025
- 0
-
Meta開發者大會|新眼鏡配手環 凌空劃指操控 鏡片首設顯示屏 可視訊導航即時翻譯
Meta昨日舉行年度開發者大會Meta Connect 2025,其行政總裁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介紹多款智能眼鏡,包括首款內置顯示屏、搭配肌電圖(EMG)手環的Ray-Ban Display,可透過滑動拇指等細微手勢,點擊、操控方向及輸入文字。
- Posted September 19, 2025
- 0
-
ESG創造價值 不只是合規(湛家揚博士)
香港ESG生態系統正逐步發展,惟中小企仍面對資源有限、技術門檻高等挑戰。對中小企而言,ESG往往被視為額外負擔,因在現實經濟壓力下,企業首要目標是生存。
- Posted September 18,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