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應把握網上金融機遇(王秉中)
移動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顛覆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及消費習慣,提高金融效率,也大大方便了普通人的投資。然而居住在香港,這個生活便利程度一直享譽世界的國際金融中心,筆者卻很少感受到互聯網金融帶來的便利。本港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仍遠遠落後於內地以及歐美。
在內地,互聯網金融已經徹底改變大眾的生活方式。每天數以千萬的用戶如此生活:在淘寶上購物,然後用手機刷二維碼支付,購物記錄自動進入螞蟻徵信系統;購買大型家電,用京東白條延後付款或者分期;逢年過節,給親友發微信紅包已成為了潮流;用滴滴打車叫出租車,數分鐘內完成調度;微信上買彩票,買電影票;通過騰訊(00700)自選股查看港股即時免費行情;在百度百發購買理財產品,隨時贖回取用;購房通過平安好房網,找房源、首付款理財或申請貸款一站式服務。
互聯網金融行業投資市場也蓬勃發展。根據清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網貸之家聯合發布的《2014年中國網絡借貸行業年報》統計,行業內獲得風投的平台多達29家,上市公司、國資國企入股的平台17家,銀行背景的平台為12家。
2015年這場颶風還在繼續。1月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開年第一站選擇了考察前海微眾銀行(騰訊為主要股東),並親手批下了第一筆線上貸款。這家據稱無網點、毋須擔保,僅服務個人和小微企業、不設大公司部的互聯網銀行拉開了2015互聯網金融行業持續爆發的序幕。1月7日,綜合互聯網理財平台網信理財宣布策略性股東建銀國際入股。1月8日,內地最早的互聯網借貸平台宜信與中信銀行(00998) 在北京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1月22日,海通國際(00665)宣布推出P2P網絡借貸平台,免費為財務公司提供貸款配對服務。2月3日,阿里巴巴宣布與Lending Club展開合作,為向中國供應商採購的美國小企業貸款。同期,A股上市公司達意隆和巢東股份分別涉足P2P,不一而足。
不止是中國市場,放眼海外,依然如此。2014年12月12日,萬眾矚目的互聯網金融第一股Lending Club在紐交所掛牌,當日股價一度上漲超過60%,目前市值近70億美元。2014年12月17日,小企業線上借貸平台OnDeck也成功上市,股價當天飆升40%。最近獲得美國政府豁免巨額稅款的學生貸款平台SoFi也計劃2015年上市。世界各地的互聯網金融都在蓬勃發展,緣何在香港顯得冷清許多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作為內地和國際接軌的橋梁,如何把握互聯網金融發展機遇呢?筆者認為,香港發展互聯網金融有三大路徑。
引網上金融企業港上市
首先是吸引內地互聯網金融企業赴港上市。2014年香港IPO招股集資額,僅次於紐交所位居全球第二,內地企業依然是香港IPO市場主力。以融資規模而計,86%來自內地,在融資額佔比達67%的前10大IPO中,除李嘉誠旗下港燈電力投資(02638),其餘均為內地企業。由於地理位置的接近,語言溝通的順暢,眾多中資外資金融機構,透明高效的上市機制,都有很大的吸引力。然而這個吸引力愈來愈受到內地A股市場的挑戰。有市場傳聞,年內將推出上市註冊制改革。一直受人詬病的上市排隊,遙遙無期的現象將會大為改觀。而A股市場近期的高歌猛進,10倍於港股的日成交量也讓一些企業對赴港上市產生觀望態度。不過,筆者訪問過的數十家互聯網金融企業無不對赴港上市有濃厚興趣。瑞士銀行、滙豐銀行、交銀國際、招商證券(600999.SH)等一批嗅覺靈敏的機構都發布過互聯網金融行業研究報告。更寬鬆與明確的監管態度,更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是吸引優秀內地互聯網金融企業赴港的重點和難點。
其次,鼓勵香港的企業,尤其是金融機構轉型,發展互聯網金融戰略是另一種方式。近期海通國際設立P2P網貸平台就是突破性的嘗試。更早的還有李嘉誠投資的WeLend平台也頗具前瞻性。香港擁擠全球密度最高的金融機構、上市公司以及大量中小券商。與其在傳統領域的紅海中廝殺,何不借道互聯網金融另辟蹊徑。
香港公司和機構大多擁有悠久的歷史、良好的信譽以及豐富的線下實體資源。如何利用好這些優勢,開拓創新,順利轉型,需要領導者們的智慧和突破。例如,香港地產公司可以借鑑國內同行的房屋類型網貸平台,引導購房者先行將儲蓄的首付款投放到以該地產項目設立的P2P理財計劃。客戶獲得不錯的回報,地產公司提前鎖定購房需求,獲得大量資金開發項目,一舉多得。再例如,眾多中小券商可以發展互聯網證券,以節省高額的店面租金和人工開支,同時打開內地市場。不過已有數家內地背景的公司開展了該種業務。
近期筆者訪問一家頗具實力的互聯網證券公司,驚嘆其產品強大之餘,亦深深憂慮其商業模式對香港中小券商的潛在衝擊。免費,這個內地互聯網領域百試不爽的核武器,會掀起怎樣的變革?即時行情免費,萬分之五的超低佣金,甚至傳聞數家機構的免佣金計劃,這個機遇留給香港同行的時間也許不是太多。再例如,互聯網保險。香港的保險產品廣受好評,如何利用好互聯網渠道在內地推廣香港的保險產品也大有可為。第三方支付、大數據、供應鏈金融,徵信等等需要大量金融機構資源的領域,香港都有相當大的潛力。
培養相關人才 鼓勵創業
第三是培養發展互聯網金融領域人才,鼓勵創業。香港擁有多所世界級的高校,全球化的金融機構,完善的監管制度,豐富的金融專業人士和經驗。這些都是內地超高速發展的互聯網金融行業亟需要的。目前內地互聯網金融企業跳槽頻繁,人才儲備少,薪資漲幅遠超其他行業,在業內已是人人皆知。尤其是總經理、產品開發和風險控制等對職業精神和專業知識都要求很高的高端領域,更是一將難求。利用好香港的教育資源和普及化的金融機構,定向培養互聯網金融領域專業人才是第三個方向。
培養、扶持、鼓勵、刺激香港的青年創業,利用豐富的金融領域資源、打造香港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對整個香港金融市場和社會的推動作用巨大。可喜的看到,2015年2月1日香港成立了「香港青年企業家基金」。馬雲豪擲10億港元支持香港年輕人創業,助香港初創企業打入中國市場。
最後借用近日馬雲演講中的發言結尾,同樣適用於互聯網金融。「香港所處的地理位置,香港對全球化所處的位置,金融、法治以及所有大學完善的教育,我認為中國大陸目前要具備這樣素質的學生並不多。實事求是地講,只是香港今天年輕人敢不敢往前跨一步。今天香港的麻煩,全世界都有」 。「我們一直以為沒有機會了,但是誰會想到在今天會誕生像騰訊這樣的公司,在中國會誕生像百度、小米、淘寶這樣的公司。出現IBM的時候,我想完了。這個世界出現一個微軟。出現一個微軟後我們覺得根本不可能了,來了一個雅虎,之後來了一個Google,Google之後來了一個亞馬遜,亞馬遜之後來了一個Facebook,Facebook後來了一個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以後一定有層出不窮的公司,只是你願不願意把你理想,你願不願意找到一批有理想的人並且把它用行動實現,所有成功人都是這麼走過」。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理賠|保險初創用AI 理賠時間縮半
保險理賠手續繁複,本地保險科技初創醫結(MediConCen)利用人工智能(AI)及區塊鏈技術,快速處理及校對索償資料,把理賠所需時間縮減一半,同時可協助偵測詐騙、浪費及濫用保單的行為。
- Posted March 17, 2025
- 0
-
AI大戰|DeepSeek憂洩密 傳限制員工出國
美國科技網站The Information報道,內地人工智能(AI)初創DeepSeek母企幻方量化,禁止部分DeepSeek員工自由出國,DeepSeek的工程師甚至須向公司上繳護照。
- Posted March 17, 2025
- 0
-
DeepSeek掀生態整合戰(方保僑)
2025年初,中國AI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憑藉開源大型語言模型(LLM)DeepSeek-R1與V3系列,引起全球科技業震盪。DeepSeek訓練成本僅557萬美元,卻能逼近OpenAI的GPT-4o效能。
- Posted March 17, 2025
- 0
-
Manus|美媒稱Manus高效率愛「講價」
內地人工智能(AI)初創Monica在本月初,向全球發布通用型「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產品Manus,標榜自主執行廣泛的任務,上周更與阿里巴巴(09988)旗下通義千問團隊達成戰略合作。
- Posted March 17, 2025
- 0
-
AI面試官|首坐鎮數碼港招聘會
數碼港將於本周五(21日)起一連兩日舉行互動招聘博覽。本屆活動以「探索人工智能(AI)就業機會」為主題,提供超過2000個職位,其中約六成跟AI相關。
- Posted March 17, 2025
- 0
-
AI算命|內地學者稱DeepSeek不擅長星盤斗數
對於內地青年用DeepSeek算命的現象,堪輿學家麥玲玲先想到中國可以接觸玄學途徑不多。
- Posted March 17, 2025
- 0
-
麥玲玲實測|DeepSeek算命起盤出錯 AI不懂鑑貌辨色 10年內難取代傳統玄學
隨着開源大語言模型(LLM)DeepSeek迅速流行,中國年輕人突興起以人工智能(AI)算命。AI的強大運算能力的確能模仿玄學話術,生成詳盡的八字解析。
- Posted March 1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