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無人快閃店 (PopSquare郭正光)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郭正光認為,實體店有助與客戶互動,對建立品牌非常重要。(朱美俞攝)
網上購物雖然方便,消費者卻無法親手觸摸產品或看實物的外觀。主攻無人快閃店的PopSquare,除了展示產品的實物,還提供電子支付、互動廣告,更結合人工智能,以大數據分析市場。今次《信報》StartUpBeat請來其始創人兼行政總裁郭正光,分享如何幫助零售商開拓海外商機。
主持:(朱)朱美俞《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郭)郭正光 PopSquare始創人兼行政總裁
朱:跟一般快閃店(Pop Up Store)相比,公司產品及技術上有何差異?
郭:一般快閃店需要有駐場售貨員,親自銷售產品;至於無人快閃店,以AI技術運作,可以四處擺放,只要有人走近PopSquare流動無人車一米範圍內,系統自動開啟服務,並根據訪客性別,播放預設影片,再介紹產品細節,引導對方體驗產品。客戶如欲購物,只須掃描屏幕的二維碼(QR Code),支付並輸入手機電話號碼,即收到網址短訊,跟進後續送貨服務。
對初創而言,數據分析報告至關重要。公司每輛流動無人車平均裝設6至7個鏡頭,分別負責統計人流、產品瀏覽次數等。客人可透過車上屏幕跟設計師或銷售員視像對話,系統把交談內容記錄在案,協助初創理解客人需求。
分析數據調整策略
朱:本港商場林立,流動無人車如何突圍?
郭:以蘋果公司為例,從其財務報表可見,其生意大多來自網店,實體店銷售額少於5%。以我所見,蘋果實體店的存在旨在提供產品樣本、駐場銷售員,僅供客人查詢、體驗及互動。個人認為,公司業務聚焦點不在於零售,而在於數據分析。

流動無人車可播放廣告,亦設有監控裝置,既讓消費者落單購物,同時收集市場數據。(黃潤根攝)
事實上,有商場曾向我們反映,其租客慨嘆租金昂貴,營業額扣除燈油火蠟、3年租約、員工薪金等,實在難以回本。零售業如要變化,數據分析是關鍵。例如當商戶得知什麼時段不必太多人手,以及各產品受歡迎程度,就能彈性控制成本,並適時進行推廣。
本地不少創業者缺乏平台為其產品試水溫,一些設計師的創新產品或因價錢或設計太前衞,也不易廣開客源。至於流動無人車,不但收費彈性,更可為產品樣本提供展示空間;客戶可分析數據,作針對性推廣,更具經濟效益。
在大數據世界,可通過持續的A/B測試獲取不同市場的數據,再按分析結果調整產品策略。團隊現正搭建全球網絡,讓本地及海外設計師通過PopSquare流動無人車,把產品推廣至大中華地區、南韓、新加坡,以至法國、德國等歐洲市場。
各地消費者差異大
朱:依你所見,不同市場的消費者,對流動無人車有何反應?
郭:在亞洲,以北京為例,當地人普遍會主動走近流動無人車,隨手拿起貨品大膽試用,只要覓得心頭好,就馬上掃描二維碼付款,相當直接。相反,台北人較保守,即使產品吸引,他們也不敢試用,生怕弄壞產品。
歐洲人一般認為我們提供的產品體驗,有助加深對品牌的印象,亦可吸引線下流量,繼而推動網上平台的銷售。以瑞典品牌Babyshop為例,他們不少客戶來自中港市場,認為我們的概念創新,便透過我們在不同商場、住客會所、辦公室大堂等擺設流動無人車,再配合社交媒體,在各層面宣傳業務。

客戶如欲購物,只須掃描屏幕的二維碼,支付並輸入手機電話號碼,即收到網址短訊,跟進後續送貨服務。(黃潤根攝)
足跡遠至羅浮宮外
朱:公司未來有何發展大計?
郭:本港不乏優秀初創及設計人才,我們希望透過流動無人車為他們圓夢。除了把其產品帶到本港置地廣場、國際金融中心商場等,還協助他們進軍國際市場。過去如要到海外參展,例如參加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M&O),展覽費動輒五、六萬元,加上機票、酒店、運貨等費用,至少需要10萬元資金。我們雖未能引領本地設計師到海外參展,惟PopSquare已跟歐洲最大型商業地產集團URW合作,對方在法國、德國、比利時、意大利、英國等地均有商場,甚至可在法國羅浮宮博物館門外擺放產品,讓初創涉足歐洲大陸。
公司在未來兩年會先專注現有網絡,冀以類似Airbnb的共享概念,為全球客戶締造空間,並配合數據追蹤功能,助初創遙距掌握各地市場的反應。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高速網絡釋放電玩潛能(林國誠)
任天堂正式宣布全新一代遊戲主機Switch 2將於6月隆重登場,引發全球遊戲迷熱烈期待。作為繼承Switch王者地位的新世代掌機,Switch 2帶來更強畫質、更流暢操作,以及嶄新的網絡功能,讓遊戲體驗全面升級。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LLM人格評估|理大新系統評估大模型人格
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李力恒領導的團隊,近日研發一套名為「語言模型人格評估」的AI驅動系統,能透過語言分析對LLM人格特徵進行量化評估。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Deel|平台助企業跨國實時支薪
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平台Deel發布多款人工智能(AI)驅動的產品套件,旨在改變企業僱用、管理和支付跨國團隊薪酬等工序,有助解決部門獨立運作而導致的低效問題,透過其一站式平台助企業跨國合規營運。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法律AI|商湯夥中大研法律資訊AI
本地人工智能(AI)軟件公司商湯(00020)與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基於商湯粵語大模型Sensechat共同開發法律資訊AI模型,並計劃開放予香港公眾使用。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AI不當回應|GPT-4.1建議用戶入侵賬號解悶
ChatGPT開發商OpenAI早前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AI)模型GPT-4.1,惟未按慣例同步發布技術報告與安全評估。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AI出題捱轟|加州律師試 AI擬訂考題捱轟
美國加州律師公會近日公布,今年2月舉辦的新律師資格考試,引進了經由人工智能(AI)協助撰寫的題目。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AI代理|「AI為先企業」授權員工管智能代理 重塑工作架構 須靈活調配人機比例
微軟日前發表《2025年工作趨勢指數報告》,半數受訪本港企業領導層指出,正利用人工智能代理全面自動化工作流程或業務程序,其中客戶服務、市場推廣及產品開發,為AI投資的首要領域。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