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女生構思測酒量手錶摘冠 夥星洲拍檔揚威國際科創賽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高中生彭愷晴(右)坦言,Prost智能手錶的設計構思,目的是讓人健康放心地喝酒;左為其新加坡籍拍檔Kenneth Tee。(大會提供相片)
年輕一代「創作力量同幻想會嚇你一跳」,不少更是科技創業比賽的中堅分子。像早前舉行的「2019 FedEx Express/青年成就之國際貿易挑戰賽」亞太區總決賽,有6名本港中學生遠赴馬來西亞吉隆坡參賽,結果聖保祿學校學生彭愷晴夥拍新加坡組員Kenneth Tee,構思一款偵測酒量的智能手錶,二人憑該計劃勇奪冠軍。
今次賽事有60名來自亞太多個國家及地區的中學生參加,他們來自澳洲、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區,透過抽籤組成兩人小隊,須於24小時內構思一款醫療器材,並制訂開拓德國市場的產品計劃。彭愷晴看準德國人既嗜酒又重視健康,決定以此作為切入點。
超標不理警號 即通知家人
彭愷晴指出,二人在搜集資料時發現,德國人平均每天會飲一公升酒精濃度3.5%的酒類飲品,惟2015年的酒精攝取比率相較上世紀八十年代下降約三成,反映德國人雖然嗜酒,但亦愈來愈重視個人健康。
二人認為,喝酒對德國人而言是正常社交活動及文化一部分,若能跟個人健康取得平衡,毋須擔心飲醉出事甚至影響身體健康,那就理想不過。於是,他們構思一款名為Prost的智能手錶,既像一般手錶可以看時間,亦會記錄心跳頻率及步速。
用家喝酒時,手錶上的「電化學感測器」(Electrochemical Sensor)會感應人體釋出的多巴胺,並持續偵測血液酒精濃度,評估還可攝取多少酒精,而附設的手機應用程式可根據用家身處的酒吧及酒單,建議適合的酒精飲品。
當系統發現用家身體所攝取的酒精已達到自定的臨界點時,手錶及手機應用程式會發出警號,提醒用家立即放低酒杯。若不聽從警號繼續舉杯,系統更會通知預設的緊急聯絡人(如親屬)作「進一步處理」。
配合AI分析 建議適合運動
此外,應用程式可顯示用家的喝酒紀錄,配合日常生活習慣(例如平均步速)等資訊,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建議最佳喝酒時間、應該做什麼運動等,「例如剛剛喝完很多酒後,系統不會建議他做太劇烈的運動。」
彭愷晴強調,Prost手錶並非要阻止人們喝酒,旨在讓用戶了解其酒醉狀況,喝酒時宜點到即止,希望用家Drink Smart,好好跟親朋好友把酒言歡,而不是喝得爛醉街頭,「產品不是針對那些喜歡買醉的人」。
專利授權 開發大挑戰
雖然成功在大賽取得佳績,但彭愷晴坦言,現未有計劃把項目發展下去,「始終我和拍檔來自不同地方,而且大家都未讀完書,實在沒時間創業。做一間初創,不是有產品就可以。」
彭愷晴認真地說:「Prost智能手錶以德國市場的情況構思,若果我要創業,我希望從自己更熟悉的市場入手,而非一開始就進軍德國。」彭愷晴估計,日後若要長遠發展Prost,既要聘用系統開發人員和AI工程師,亦要向某些技術(例如電化學感測器)的專利擁有人申請授權等,將是產品開發的一大挑戰。
7月比賽結束後,彭愷晴已赴英國升學,她自言對醫療健康產業有興趣,惟她未來升讀大學時卻以經濟系為目標,「希望學習如何把醫療科技與商業連結起來。始終在創科世界,創新跟商業市場,都是缺一不可。」
採訪、撰文:陳子健
延伸閱讀:
聖保祿前隊友 助聽器項目奪季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城大啟動HK Tech 300國際創新創業千萬大賽 促進創新與國際化協同發展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於上月23日宣布啟動「HK Tech 300國際創新創業千萬大賽」(HK Tech 300國際大賽),進一步將HK Tech 300計劃的影響力擴展至世界各地。今次大賽將與來自九個國家及城市的11間大學、五間當地商會和初創培育機構合作,多國大學校長及代表當日應邀來港出席典禮,並希望可通過城大的科研及初創生態圈,協助當地初創落地香港,甚至拓展至內地及整個亞洲市場。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港全速邁向AI大時代(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已不再只是科技界的熱門話題,而是真正走進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巫筆|港AI批閱10萬篇作文
本地人工智能(AI)教育初創「巫筆」,日前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善假於物」教學研討會,探討生成式AI在中學中文寫作教育的應用。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噴射機械人|全球首款噴射機械人試飛
意大利技術研究院(IIT)經過兩年時間測試,周三(18日)試飛全球首款噴氣動力人形機械人iRonCub3,能夠在離地大約50厘米的高度起飛,並在飛行中保持平衡。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人類資訊保育|新網站收藏「前AI時代」資料
自從人工智能(AI)模型流行,由機器生成的內容在網上泛濫,包括文字、圖像及影片,甚至波及人類的原創作品。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Midjourney|推影片生成模型V1
迪士尼、環球影業等多間影視娛樂企業,上周聯手控告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Midjourney,指其以AI生成多個版權角色的圖像屬侵權行為。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AI漂洗|人扮智能猖獗 訴訟不絕 誇大技術欺瞞 礙行業發展須規管
現今業務若不加上AI元素,好像便趕不上潮流,不過須留意「假AI」帶來「真」風險。
- Posted June 2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