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AI技術計遊行人數 (C&R Wise AI 黃君保)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近期的反修例大遊行,不論民陣或警方都以不同標準計算人數。(法新社資料圖片)
本港近期有一連串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大遊行,惟實際參與人數多少,主辦方、民研機構與警方的數字往往相差甚遠。港產人工智能(AI)初創C&R Wise AI曾於7月1日及21日兩次大遊行期間,透過AI系統偵測現場人流情況。《信報》StartupBeat今次請來其創辦人兼董事總經理黃君保,分享其團隊的計算方法及保障私隱原則。
主持:(朱)朱美俞_《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黃)黃君保_C&R Wise AI創辦人兼董事總經理
朱:當初為何有志創立此平台?如何以AI技術偵測遊行人數?
黃:C&R Wise AI成立於2017年,是C&R Holdings的子公司,後者至今營運已10年,初期專注軟件開發工作,現時主力AI、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技術,為企業客戶提供影片及圖像辨識、數據分析,以及社群聆聽等服務。
今年七一遊行期間,我們聯同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葉兆輝教授、美國得州州立大學地理學系鄒之喬副教授,以不同運算模式分析當天遊行人數,AI則負責輔助人手計算。
七一算出26.5萬人上街
團隊在當天早上11時至12時,分別在銅鑼灣波斯富街、灣仔軍器廠街天橋上,架設數部iPad平板裝置,確保設備之間不會出現交疊。此前,我們先從7種AI演算法(Algorithm)篩選其中兩種,以配合當時擠迫的環境。每當遊行人士走近定點位,系統就自動點算人數。

黃君保(左一)稱,公司規定同事須有職業操守,並設有具體行事準則;旁為朱美俞。

C&R Wise AI發現在陰暗環境下,當影像對比度不足,AI較難辨認穿黑衣的人士。(法新社資料圖片)
最後,我們得出7月1日當天遊行總人數為26.5萬人,與香港民研主席兼行政總裁鍾庭耀計算的平均值26萬人接近(編按:民陣數字55萬;警方數字19萬);而7月21日的遊行人數為15.7萬人(編按:民陣數字43萬人;警方數字13.8萬人;民研沒進行計算)。我認為這有一定參考價值。
朱:AI技術發展愈趨成熟,你認為它未來擔當什麼角色?
黃:從多次的反修例遊行可見,主辦單位民陣與警方兩者公布的參與者人數相距甚遠。有人會質疑其中一方誇大數字,以吸引社會關注;也有人會認為另一方刻意低估,有壓低社會聲音之嫌。
然而,雖然AI運算技術本身不會因任何政治立場而產生偏差,但技術上有不足地方,尤其是現場環境因素。在本月21日遊行期間,我們發現在陰暗環境下,當影像對比度不足,AI較難辨認穿黑衣的人士。此外,若有人撐傘,AI儘管能數算雨傘數量,卻難以偵測傘下有多少人。
朱:對於AI人臉辨識技術普及,你有何看法?私隱處理方面,公司有何應對策略?
黃:當私隱受侵犯時,我們應該出手制止。以AI偵測遊行人數為例,團隊盡量避免拍攝人的正面,反以背面作人數統計,以釋公眾疑慮。資料處理方面,公司規定同事須有職業操守,並設有具體行事準則。我們另一價值觀是,萬一遇上嚴峻情況,我們寧願停止運算,亦不會做出損害公眾利益的舉措。

以AI偵測遊行人數為例,團隊盡量避免拍攝人的正面,反以背面作人數統計,以釋公眾疑慮。(路透資料圖片)
3天內資料自動銷毀
第一,所有影像處理只存留在現場設備,iPad屏幕亦會關閉,更不會把任何影像上傳雲端,以防系統受攻擊或入侵;第二,設備上各項影像處理,會配合GPU、神經網絡(Neural Network)等先進運算能力;第三,系統設有加密技術,能即時模糊人臉以至物件的影像;最後,所有資料只供當天運算之用,系統會在3天內自動銷毀數據。
有關人臉辨識技術,以我所知,即使有人戴上口罩,現時的AI辨識也有六七成準確度。公司曾經看過不同影片,例如閉路電視,深感影片持有者若稍不留神或處理不當,片段外洩,就一發不可收拾。所以在私隱方面,社會各方需要予以尊重,並要確保它用得其所,將風險降至最低。
朱:對於本港AI初創發展,你有何建議?公司日後有何發展方向?
黃:科技日新月異,團隊策略亦在不斷調整。未來希望專注影像處理,通過AI深度學習加強辨識技術,嘗試讓AI理解影像背後的原因。
就本地初創而言,我認為現時社會上有不少創新商業意念及模式。以C&R Wise AI為例,本人的經營手法跟傳統生意模式類似,期望不斷發掘新項目,以提升業務盈收,使公司得以持續發展。更重要的是,我們期望藉自身技術,為企業及社會提供良好價值。

團隊會用iPad拍攝遊行隊伍;圖中iPad雖然啟動了屏幕,但實際運作時會關掉。(受訪者提供圖片)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高速網絡釋放電玩潛能(林國誠)
任天堂正式宣布全新一代遊戲主機Switch 2將於6月隆重登場,引發全球遊戲迷熱烈期待。作為繼承Switch王者地位的新世代掌機,Switch 2帶來更強畫質、更流暢操作,以及嶄新的網絡功能,讓遊戲體驗全面升級。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LLM人格評估|理大新系統評估大模型人格
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李力恒領導的團隊,近日研發一套名為「語言模型人格評估」的AI驅動系統,能透過語言分析對LLM人格特徵進行量化評估。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Deel|平台助企業跨國實時支薪
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平台Deel發布多款人工智能(AI)驅動的產品套件,旨在改變企業僱用、管理和支付跨國團隊薪酬等工序,有助解決部門獨立運作而導致的低效問題,透過其一站式平台助企業跨國合規營運。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法律AI|商湯夥中大研法律資訊AI
本地人工智能(AI)軟件公司商湯(00020)與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基於商湯粵語大模型Sensechat共同開發法律資訊AI模型,並計劃開放予香港公眾使用。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AI不當回應|GPT-4.1建議用戶入侵賬號解悶
ChatGPT開發商OpenAI早前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AI)模型GPT-4.1,惟未按慣例同步發布技術報告與安全評估。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AI出題捱轟|加州律師試 AI擬訂考題捱轟
美國加州律師公會近日公布,今年2月舉辦的新律師資格考試,引進了經由人工智能(AI)協助撰寫的題目。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AI代理|「AI為先企業」授權員工管智能代理 重塑工作架構 須靈活調配人機比例
微軟日前發表《2025年工作趨勢指數報告》,半數受訪本港企業領導層指出,正利用人工智能代理全面自動化工作流程或業務程序,其中客戶服務、市場推廣及產品開發,為AI投資的首要領域。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