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無人駕駛 (陳雅妍)

By on November 14, 2020

本文作者陳雅妍,為《信報》撰寫專欄「建築思話」,原文可按此

當汽車能夠自行在道路上行駛,在未來的城市設計當中,停車場或者已經沒有必要。(新華社資料圖片)

當汽車能夠自行在道路上行駛,在未來的城市設計當中,停車場或者已經沒有必要。(新華社資料圖片)

Tesla公布第三季業績,亮麗成績表的背後,最令人矚目的是,研發多年的全自動駕駛系統已經實在地在路面上試行;無人駕駛再不只是未來電影中的橋段,而是車主可以自行選擇購買的軟件系統。

礙於法例上依然有很多灰色地帶,條款仍未能照顧到當在無人駕駛時,發生交通意外責任誰屬的問題,現時就算汽車正在使用全自動駕駛模式,駕駛者雙手已經不用放在軚盤之上,但仍必須坐在駕駛席,但駕駛者至少可以騰出人手駕駛的時間去做其他工作,Tesla創始人Elon Musk便已使用無人駕駛汽車接載上班下班差不多一年。事實上,每一位使用系統的車主都是直接幫助完善系統,因為每一趟道路行駛經驗,都是幫助人工智能系統學習更趨完美。

無人駕駛技術會為未來道路及城市設計帶來怎樣巨大的影響?首先,所有商業用汽車將會被無人駕駛車輛取代,因為購買配置全自動駕駛系統的車輛,能夠節省聘請司機的薪金,大大減低運輸經營成本。除了享受駕駛及視駕駛為興趣的人外,普遍駕駛者也會選擇添置自動駕駛系統,因為能夠選擇把人手駕駛切換至自動駕駛,駕駛者便能善用乘車時間完成其他工作。

透過5G物聯網技術去探測汽車與汽車之間的距離,能夠大大減低誤差。(路透資料圖片)

透過5G物聯網技術去探測汽車之間的距離,能夠大大減低誤差。(路透資料圖片)

盡用汽車行駛時間

Tesla主席揚言無人駕駛只是他整個計劃藍圖的其中一環。他真正想建立的是一個出租車聯網,當中,車主能夠選擇在不需要用車的時間,將其座駕轉為出租車,丁點兒也不會浪費一輛汽車的行車時間。而且自動駕駛系統厲害之處,是懂得在汽車電池快耗盡之時,尋找附近的充電站自行充電,而且連停車場泊位的地方也節省下來,事關汽車能自動接載乘客或在等候乘客時在道路上行駛,根本不需要固定的泊位,當車主需要用車時,再召喚無人駕駛車來接載。一向的觀念,視買車為會折舊的消費,但透過參與出租車聯網計劃,車子能夠為你帶來收入,抵消行車成本還可能帶來利潤。

大膽假設,當汽車能夠自行在道路上行駛,在未來的城市設計當中,停車場或者已經沒有必要,現有的停車場用地,便能夠透過改變用途規劃成為住宅或商業用地,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現時每一輛汽車的使用率少於四分之一,更有些人擁有超過一部座駕;如果無人駕駛出租車概念成功,能夠盡用每輛汽車的行駛時間,變相道路上的汽車將會減少,當道路上無人駕駛車輛已經佔大多數,透過5G物聯網技術去探測汽車與汽車之間的距離,而不需要依靠人肉眼的判斷,能夠大大減低誤差,減少車與車之間的安全距離,變相同一條道路能夠容納相對更多的車輛,提高道路網絡的可承載量,就算不再增建道路基建,承載量亦能夠以倍數增長。

現時就算汽車正在使用全自動駕駛模式,駕駛者雙手已經不用放在軚盤之上,但仍必須坐在駕駛席。(路透資料圖片)

現時就算汽車正在使用全自動駕駛模式,駕駛者雙手已經不用放在軚盤之上,但仍必須坐在駕駛席。(路透資料圖片)

Tesla亦有另一個計劃,設計無數條直徑只有一輛汽車闊度的隧道。傳統興建隧道,需要很多空間配置抽風系統,才能達致地底密閉空間的安全標準。因為電車比起汽油推動的汽車更加安全,配合全自動駕駛技術,能夠安全地在狹窄的隧道之中奔馳。換句話說,地面上的汽車將會遷移到地底,而這些迷你隧道的建築費,相對傳統隧道設計成本能夠大大降低。

興建單一車道隧道

以上的計劃聽起來非常天馬行空,但對設計未來城市方向,非常有啟發性。一個新市鎮的發展以數十年計,設計者必須要有對未來的前瞻性,才能規劃適合我們下一代的城市。

當無人駕駛已經靜悄悄為未來道路使用者帶來翻天覆地的轉變之時,回望香港,卻仍然是一個為充電車及充電車位問題煩惱之城。

世界追求的標準,已經不是單單講求環保或是低碳建築,而是聚焦討論如何在未來的日子達致淨零排放。環保不再是節約能源減廢這樣簡單,而是結合創新科技帶來的轉變,達致淨零的目標。淨零建築及無污染運輸系統,理應是我們將會着力發展的方向。

如果無人駕駛出租車概念成功,能夠盡用每輛汽車的行駛時間,變相道路上的汽車將會減少。(路透資料圖片)

如果無人駕駛出租車概念成功,能夠盡用每輛汽車的行駛時間,變相道路上的汽車將會減少。(路透資料圖片)

更多陳雅妍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