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企聯盟研統一WFH標準 針對新常態技術需求 涵蓋四範疇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在家工作衍生的網絡安全、雲端技術等問題,亟待統一標準。(法新社資料圖片)
全球新冠疫情未有消退跡象,在家工作(WFH)已是企業新常態,衍生的網絡安全、雲端技術等問題,亟待各方合作統一標準。科技媒體The Verge報道,谷歌(Google)、戴爾(Dell)、英特爾(Intel)等科企巨頭共組「現代運算聯盟」(Modern Computing Alliance),其使命是團結推動「矽到雲」(silicon-to-cloud)的創新。
谷歌戴爾Intel等巨企合作
「現代運算聯盟」主要工作涵蓋四大範疇,分別為(一)如何改善效能;(二)提高安全及身份認證;(三)遙距工作、生產力及協作能力,以及(四)探討衞生保健等議題。聯盟創始成員除上述巨企外,還包括Box、Cirtrix、Imprivata、Okta、RingCentral、 Slack、VMWare及Zoom,涉及雲端服務、桌面虛擬化軟件、企業通訊等供應商。
聯盟旨在把現代Web應用程式進一步引入企業領域,重點是性能、安全性、身份管理及生產力,為集成業務解決方案提供更多選擇。聯盟將集中科技知識及資源,制定適用於聯盟內任何平台和產品的統一標準,集中研發相互操作的技術,以解決企業間在雲端工作、遙距辦公遇到的共同問題。谷歌旗下的Chrome瀏覽器、Chrome OS團隊,均有參與是次研發工作。

庫克認為,大多數蘋果員工,待明年6月才能重返辦公室。(法新社資料圖片)
工作計劃方面,聯盟打算在2021年組成工作小組,招募更多科技專才和成立專家會議,為在家工作的技術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將於明年上半年落實具體工作計劃;下一步,會為生態系統、客戶優先事項等制定指導原則,目標是於2021年下半年推出相關的新產品。
疫情改變蘋果文化
疫症改變企業辦公模式,就連向來着重面談開會的蘋果公司(Apple Inc.),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改為在家工作。彭博報道引述蘋果行政總裁庫克(Tim Cook)跟員工的網上會議談話,指大部分人在明年6月前,不太可能回到辦公室。但庫克強調,面對面一起工作仍是無法取代。蘋果工程師原定在今年3月赴中國工廠協助生產秋季新產品,蘋果硬件工程資深副總裁Dan Riccio稱,疫情影響海外公幹,故他們會在家透過iPad以擴增實境(AR)軟件操控機械人,指導海外工廠的技術人員。
谷歌則決定把WFH的限期再推遲3個月,直到明年9月。

全球新冠疫情未有消退跡象,在家工作(WFH)已是企業新常態。(戴爾圖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做資訊總監不要太謙虛(湛家揚博士)
在不少傳統企業中,資訊科技部門長期處於幕後位置,主要負責系統支援與日常營運,鮮有參與企業策略決策。
- Posted October 30, 2025
- 0
-
內地仿腦算法|「智者一號」仿腦算法 內地首亮相
全球首款搭乘原創類腦演算法的類腦智算體「智者一號」(BI Explorer-1),早前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式亮相。
- Posted October 30, 2025
- 0
-
OpenAI疑侵權|美平台Cameo控OpenAI侵權
美國芝加哥一間初創Baron App,入稟加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控告OpenAI人工智能(AI)影片生成應用程式Sora by OpenAI侵犯自家品牌,透過虛假來源標示,以混淆、貶損Baron旗下商標。
- Posted October 30, 2025
- 0
-
GitHub新服務|准接入第三方編程代理
微軟(Microsoft)旗下代碼託管平台GitHub,在Universe 2025大會推出新服務Agent HQ,讓軟件開發人員在單一「任務控制」介面,分配、指導及監控多個代理程式的工作。
- Posted October 30, 2025
- 0
-
AI天秤|房委會引進AI天秤 可遠程操控
現時全港約有600台天秤在工地運作,其中逾100台(17%)屬房委會工程,深水埗白田邨公營房屋重建項目,更是房委會首度引進人工智能(AI)天秤系統。
- Posted October 30, 2025
- 0
-
憑AI賺錢|加國創業家教路 憑AI賺錢5招 客製GPT供訂閱 頂尖CEO也取經
加拿大創業家馬特爾(Dan Martell)最近在YouTube頻道提到,他近日舉辦一場AI加速器峰會,邀請全球頂尖企業的行政總裁(CEO)參加,這些人每年收入700萬至1000萬美元不等。
- Posted October 30, 2025
- 0
-
高盛舵手:聰明人更善用AI
華爾街擁抱人工智能(AI)乃大勢所趨,例如摩根大通擁有自家AI工具,紐約梅隆銀行部署近百位「數碼員工」等。
- Posted October 29,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