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中年危機】微軟如何重登全球市值第一? 納德拉:我們不需要有型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圖為微軟西雅圖總部,公司內部近年推動多元包容,又強調團隊較個人成績重要。(尹思哲攝)
八十年代,微軟擊敗蘋果統一個人電腦市場版圖,蓋茨此後曾有一段時間,長期雄踞全球首富寶座,微軟成為「美國夢」的代名詞,是一整代人的楷模。
及至九十年代末,喬布斯回朝,蘋果返生,再加上Google崛起,遭左右包抄的微軟被外界批評創新力欠奉,彷彿尋常人遇上中年危機,從美國夢淪為「最冇型」。
總部質樸低調
事實上,蘋果氣勢近年走下坡,微軟早已奪回市值全球第一寶座(此刻微軟仍落後於蘋果,市值全球第二)。時至今天,記者走進微軟西雅圖總部,感覺質樸低調,雖有4萬多名員工、園區內設125座大樓,既沒有「免費飯堂」,建築物外表亦不起眼。何以這般Low Key?
上世紀,微軟視窗系統及Office軟件稱霸天下,生意似印銀紙。縱使iPhone抬頭,Android系統降世,曾嘲諷Linux為「癌症」的微軟前任行政總裁Ballmer曾公開說:「iPhone沒有機會取得市場份額。」
當時的微軟仍以軟件巨擘自居,後來揮金85億美元買下Nokia,期望重奪市場話語權,得來卻是殘酷的回應,市場並沒有為第三名(Android和iOS之後)預留任何位置。
摒棄敵我矛盾
5年前,繼任的行政總裁納德拉(Satya Nadella)上場。同年,微軟把總部其中一幢大樓改建成硬體實驗室,針對人類視覺、聽覺,以至於觸覺等感官,不斷地研發產品。
「實驗室可模擬不同光源,例如室外陽光,辦公室燈光等。以正午沙灘為例,約是3到10萬瓦之間。基本上怎樣的光度,我們都可以做出來。」微軟工程樣機部門總監Bill Maes介紹。
新官上場後,微軟推出Office for iPad,又以開放的態度讓Linux進入雲運算平台Azure的框架。雖然,該公司歷年葬送的產品不少,例如音樂播放機Zune,軟件方面Vista和MSN Messenger稱得上「代表作」,惟懂得承認失敗,摒棄敵我思維,今天的微軟已不再畫地為牢。

HoloLens 2可應用於醫療行業。(尹思哲攝)
成長較成績重要
奉行軟硬合一,微軟需要代表作,比如Microsoft Surface。
經歷逾8年研發時間, Surface上市迄今6年多,當年全球首發地正是中國的蘇寧。Surface之父、微軟首席產品官Panos Panay在總部接見傳媒時提到,「中國人現在追求奢侈品,強調品牌,也是為什麼微軟在中國推出了灰粉金配色的Surface Laptop 2。」
若以個人電腦出貨量計,Surface去年才首度打入美國五大,成績不算突出。但Panos明顯有謹遵老闆的教誨,「納德拉一直強調成長(Growth Mindset),在我職業生涯的每天,我都在學習新事物。」中國市場至今,仍是Surface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
失敗中研發HoloLens
剛過去的2019世界移動通訊大會(MWC), 微軟發布了HoloLens 2,屬科技界期待度最高產品之一。
其實 ,HoloLens技術也包含失敗產品:遊戲周邊設備Kinect。在推出首60天,迅速售出800萬套,締下當時的健力士紀錄。然而新鮮感過後,Kinect續航力不繼,終在17年宣告停產。
納德拉入主後,微軟強調「Fail Fast」,即失敗要快,並從中抓緊進步的機會。他們把Kinect的體感技術應用在HoloLens身上,讓產品的生命得到延續。
負責開發的首席項目經理Charlie Han在總部見記者時形容,HoloLens適用於各種日常工作流程,它既能作為遠程技術支援,也適合企業用作員工培訓。
由於混合了現實跟虛擬場景(Mixed Reality),HoloLens能突破地域界限,讓身處不同地區的人員,以虛擬軟件協同工作,推動未來虛擬辦公模式。目前為止,HoloLens在中國有20家合作企業,分布於醫療等不同行業。

HoloLens 2設有眼球追蹤傳感器,例如閱讀文章,就能移動眼球來滾動頁面上下。(尹思哲攝)
「我要贏,就要有人輸」是九十年代大美國文化縮影。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要數透過電視節目「入屋」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及他當年在節目中的金句「You are fired!」
微軟昔日的管治和考核機制,恰能反映這現實。由小撮員工追逐大部分紅利,極少數人獲擢升,員工之間競爭激烈。微軟人工智能項目總經理Tim O’Brien,曾以「狗咬狗」形容這文化。
要求員工有人性
納德拉來到微軟後要求員工「有人性」(be human),發揮團隊精神,他向每位員工分配一個小盒,內藏公司新格言──賦能地球上每個人和組織,盒內還有一些金句,例如Be Relentless、 Fail Fast,這些金句還會印在員工證背面,以至公司每隻紙杯,實行密集式洗腦。
可以說,微軟5年來的變化始於納德拉,而他自己的變化是來自得了腦癱的兒子。他的兒子從小便須入住ICU,出入要坐輪椅,他最初怨天尤人,冷靜下來後明白受苦的人是兒子而不是自己,納德拉自此對同理心有了第一身了解。而微軟後來的一切改變,皆由這份同理心而起。
後來有次受訪,煞有介事地被問到,微軟比起其他科企,還是有點不夠有型?納德拉就一句輕描淡寫,「你加入微軟,不是要自己有型,而是讓其他人變有型。」
採訪、撰文:尹思哲.西雅圖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跨境支付通 加速智慧城市建設(方保僑)
隨着「跨境支付通」正式啟動,香港與內地的金融互聯互通邁入全新階段。這項由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共同推動的快速支付系統對接,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為香港的經濟、民生,乃至國際金融地位注入強勁動力,這場金融變革,正悄然改寫規則。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AI代理|職場AI代理尚處起步階段
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發布名為「AI at Work」的調查報告,在今年5月13日至6月4日期間訪問全球10635名公司員工,涵蓋收入少於5億美元至超過50億美元的公司。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AI時代|全球6億人每天使用AI
美國風投Menlo Ventures發表首份《2025年:消費者人工智能》報告,於2025年4月向5000多名美國成年人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61%受訪者在過去6個月曾使用人工智能(AI),更有近五分一(19%)受訪者每天都會使用AI。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紅帽|新系統助企業擁專屬AI
為回應市場相關需求,美國軟件供應商紅帽(Red Hat)提出一套完整的AI解決方案組合,強調以開源為基礎,協助企業可控、安全且高效地採用AI。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盛博香港|拉攏歐日建產鏈 勝過自給自足
林清源承認,中國製半導體產品單件效能較低、價格較高,在國際市場上較欠缺競爭力,主要限於國內市場使用。但縱使在半導體製造相對落後,也能在其他技術追求創新,逐步縮小與海外大廠的差距,例如華為最近透過堆疊多晶片與優化架構設計,推出理論上綜合算力超出輝達(Nvidia)方案的CloudMatrix CM384超節點。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國產EUV光刻將面世 封鎖倒逼自主創新
為降低對海外技術的依賴,中國須分散供應鏈風險,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為交付國產光刻機鋪路。本報專訪盛博香港(Bernstein)董事經理、高級分析師林清源,拆解國產替代的技術路線,分析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動向。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AI多模型協作 智慧軍師在握(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正從單一模型主導的時代,邁向多模型協作的新紀元,Perplexity Pro便是代表之一。
- Posted June 2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