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21女性初創晉獨角獸 按年多四成新高 融資「偏見」有改善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今年美國有21間女性有份創辦的初創,成功晉身獨角獸企業。(路透資料圖片)
在男性主導的科技圈,女性要創立一間公司並吸引投資者垂青,絕不是一件易事,惟情況已見改善。據創投資料庫Crunchbase統計顯示,今年美國暫有21間女性有份創辦的初創,成功晉身獨角獸企業(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較去年15間多出四成,並創下有紀錄以來新高。
不過,Crunchbase今年第三季數據仍指出,假設風投打算注資100美元,若初創的創辦人團隊全部是男性的話,將獲得當中的87美元;相反,如清一色是女性,只能掙得3美元,資金取向明顯傾斜男性。整體而言,最終只有13%的風投資金會流入女性有份開辦的初創。

Glossier強調突出每位女性差異美,而非模仿千篇一律的明星妝容。(網上圖片)
美妝品牌估值爆升
以美容博客起家的Emily Weiss,如今已是美妝品牌Glossier創辦人,她坦言公司於5年前成立時,「美容並非很多(風投機構)感興趣的領域」。至2018年,業務情況漸見改善,公司今年5月更獲D輪融資1億美元,由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領投。美容行業風險投資呈上升趨勢,她打賭今年可再創新高。
事實上,即使是像歐萊雅(L’Oréal)、雅詩蘭黛(Estée Lauder)等美妝巨頭,亦想跟消費者保持更緊密聯繫,尤其是千禧世代(22歲至37歲)的年輕用戶。
除了現時估值12億美元的Glossier,另有多家美容及相關商業公司,譬如FabFitFun與RealReal等,估值都已達到數十億美元。

Emily Weiss看好美容行業前景,更打賭今年風投資金再創新高。(網上圖片)
佔整體僅4%有望擴大
今年誕生由女性創立或聯合創立的獨角獸,還包括Airwallex(空中雲滙)、ezCater、Hims及Scale等。以跨境支付初創企業Airwallex為例,公司總部設於香港鰂魚涌,今年5月獲得C輪融資1億美元,目前擔任總裁的劉月婷(Lucy Liu)也是公司的聯合創辦人之一。
男女兩性不平等現象,不論在創業或集資範疇,似乎同樣存在。估值達10億美元或以上的初創中,由女性創立的獨角獸企業雖然只佔今年整體比例的4%,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誕生;站在風險投資者角度來說,上述公司絕非慈善機構,而是能創造回報的工具,亦意味其開始備受市場注目。

劉月婷有份創辦的支付初創企業Airwallex, 於今年晉身獨角獸。(資料圖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R Lens助購物節派優惠(林國誠)
今年踏入第三屆的「香港開心購物節」已於7月1日正式展開,活動由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辦,聯合超過180個品牌,涵蓋零售、餐飲、旅遊、酒店、會展、商場、銀行、航空及跨境交通等10個界別,合共推出超過300項優惠,總值超過19億元。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AI私隱|憂AI損私隱 港府:適時發指引
人工智能(AI)近年發展迅速,為本港帶來私隱風險。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昨天在立法會會議上,回應江玉歡議員動議的「制定個人資料保障制度框架,應對人工智能時代挑戰」議案。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論文亂象|檢測論文AI內容準確度成疑
就學生在課業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的情況,去年多間中國高校陸續發表相關規定,其中北京師範大學、成都四川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校,更加硬性要求作業包含AI內容不得超過一定比率。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Perplexity Max|Perplexity頂級套餐出爐 月費1560
現時主要的人工智能(AI)科企,例如OpenAI、Anthropic及Google,推出每月200美元(約1560港元)起的頂級訂閱計劃,讓訂戶任用其最先進產品及工具。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AI扼殺流量|「零點擊」搜尋重創新聞網流量
數碼市場情報公司Similarweb發表報告,自從搜尋引擎巨頭谷歌(Google)於2024年5月推出AI Overviews以來,零點擊(Zero Clicks)新聞搜尋的佔比穩步上升,由一年前的56%上升至今年5月的69%。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高層靠AI決策|美企高層多靠AI決策升遷裁員 七成相信下判斷公正 首選ChatGPT
2025年全球科技業爆發裁員潮,企業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把重複性任務自動化,例如編程、客服、物流和內容審核等,以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輸入好數據 為AI把關(湛家揚博士)
最近我遇見了一位來自美國矽谷的數據管理專家,了解他們的高級數據管理技術,讓我想起自己第一堂關於計算機科學的課。
- Posted July 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