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企Provivi成創投新寵 研化學物「信息素」 取代農藥防蟲害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左起:行政總裁Pedro Coelho、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的Frances Arnold及技術總監Peter Meinhold創立農業科企Provivi。(Provivi圖片)
主攻消費應用的創新科技,一直是環球投資界的熱門主題。隨着環保意識不斷提升,投資者逐漸關注農業科技(AgTech)這新興領域,以應對氣候變化、食品安全、食物營養等重要問題,在傳統農業界掀起一場科技革命。
作為農作物生產最具挑戰的一環,蟲害管理的方法素來是噴灑化學殺蟲劑,但大量使用不但容易讓害蟲有抗藥性,更會造成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總部位於美國的農業科技公司Provivi正是針對此問題,運用化學物質「信息素」(Pheromone),代替農藥來預防害蟲。
淡馬錫領投 C輪籌得6.63億
Provivi由行政總裁Pedro Coelho、技術總監Peter Meinhold,以及獲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的Frances Arnold三名科學家共同創立,近年逐步在科研基礎上建立出商業模式,成功獲得新加坡國家投資公司淡馬錫牽頭投資,今年的C輪融資籌得8500萬美元(約6.63億港元)。Pedro Coelho早前接受本報訪問,介紹Provivi科技產品將如何改變全球農業的生產方式。

Provivi運用化學物質「信息素」,干擾害蟲通訊繁殖,大幅降低害蟲數量,亦減少使用農藥的需要。 (Provivi圖片)
Provivi致力研究運用昆蟲信息素來預防害蟲;信息素是動物為尋找配偶而自然分泌的一種化學物質。公司的技術方案是,在農田間施用特定的信息素,去干擾特定種類害蟲之間的通訊,讓牠們無法覓得配偶繁殖,在毋須農藥下,亦能大幅減少田間的害蟲數量。Coelho指出,在田間安裝Provivi信息素施放裝置後,該範圍的昆蟲交配繁殖活動將受到控制,效用可達90日以上,確保昆蟲數量不超過有害水平,大幅減少使用化學殺蟲劑的需要。此舉有助保障農作物產量、保護農田環境,亦可為農夫節省勞動力及噴灑農藥設備的成本。
「大量持續使用化學殺蟲劑,會讓昆蟲擁有抗藥性,令大量農民都要噴灑更多相同的農藥,破壞田間的生物多樣性。」相較化學殺蟲劑會一舉殺死多種昆蟲及生物,Provivi會為特定品種的害蟲「度身訂製」施放的信息素混合物。
「度身訂製」干擾害蟲繁殖
Coelho透露:「在亞洲地區農田肆虐的害蟲,包括在水稻田的二化螟(Rice Stem Borer),以及專吃穀類作物的秋行軍蟲(Fall Army Worm),我們已開發出針對這兩類害蟲的產品,正為進入亞洲多個地區作實地測試及準備。」
農作物害蟲威脅全球各地的龐大農民人口, Provivi目前主力在全球8個國家試驗產品,包括墨西哥及肯尼亞,並計劃2020年在上述兩國正式推出產品。「墨西哥是全球粟米人均消費量最大的國家,粟米佔該國耕地面積六成。當地農夫主要靠噴灑化學殺蟲劑,去殺滅在粟米田肆虐的秋行軍蟲。這種害蟲近年橫行拉丁美洲的粟米田,當地農民迫切需要一款新技術產品,去代替化學殺蟲劑。」

Pedro Coelho指出,Provivi的信息素產品,為各地農業於害蟲管理,帶來一個經濟、有效、無毒的新技術方案。(Provivi圖片)
Coelho提到,當地現時主要靠農夫揹上農藥噴灑器,在粟米田間來回噴灑殺蟲劑,不但耗費工時及人力成本,更讓農夫以至其家庭成員都暴露於農藥中毒的高風險環境。在早前於墨西哥進行的產品測試中,Provivi產品平均減少35%至50%的殺蟲劑用量,並大幅提高農作物產量,為當地農民生活帶來改善。
「目前大多數農民仍沒有聽過『信息素』,我們希望產品邁向商業化,改變這個情況。」Coelho又稱,傳統而言,信息素混合物生產成本昂貴,過往只在高價值的農作物應用,例如蘋果、葡萄等。透過Provivi研發的技術,生產信息素的成本將大幅降低,讓它可廣泛應用於主流的大面積農作物(Broad Row Crops),例如粟米、水稻等。
據創投資料庫Crunchbase資料,計及今年10月的C輪融資回合,Provivi成立至今累計集資1.14億美元(約8.9億港元)。公司運用籌集得的資金,主力研發讓農民能應用並能負擔的信息素產品。
「Provivi的信息素產品,將為主要農田害蟲管理帶來一個經濟、有效的控制方法,而不會在農作物留下任何殘留物,亦不會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Coelho表示,近年各界對食品殘留農藥的關注急增,加上多國政府及消費者雙重施壓,農民意識到要尋求代替傳統農藥的害蟲治理方案,Provivi將可配合此強大需求,乘勢而起。「我們三個創辦人建立Provivi,背後理念是要為世界帶來正面的改變;而農業創新技術,正是能改變全球數以百萬生命和環境的絕佳途徑。」
採訪、撰文:吳志南
延伸閱讀:
極飛無人機AI播種施肥改善農序
[ English Version ]
How a pest-control firm aims to ride the Ag-biotech future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掌握下指令 釋放AI真潛力(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工具如Deepseek、ChatGPT和Perplexity等迅速普及,愈來愈多人開始嘗試利用AI寫作、整理會議紀錄、翻譯,甚至進行商業分析。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YouTube新政策|生成影片泛濫 YouTube出招嚴打
影片分享平台YouTube最近公布兩項政策變動,將從下周二(15日)起開始生效。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Grok 4|號稱學術能力達博士級
美國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人工智能(AI)初創xAI,昨天發布最新版聊天機械人Grok 4。馬斯克稱,Grok 4是「全球最強AI模型」,處理學術問題的表現達到博士級。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三星新摺機|Z Fold 7僅厚4.2毫米
南韓三星電子周三(9日)發表3款全新智能摺機,分別是像書本折疊的Galaxy Z Fold 7,儲存空間為256GB至1TB,售價15198港元起。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Comet|力撼Chrome霸主地位
據網絡分析公司StatCounter今年6月數據,Google Chrome擁有超過30億用戶,穩佔全球瀏覽器63.35%市場,大幅拋離排名第二、市佔率僅16.25%的蘋果公司Safari。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Comet|Perplexity推AI瀏覽器 當上網秘書 聲控自動執行任務 如「第二大腦」
不少科企自研網絡瀏覽器,透過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 AI),替用戶自主執行及決策一系列操作,這不但深度整合各項技術,亦有助企業收集用戶行為數據。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AI驅動地質工程轉型(湛家揚博士)
在全球邁向智慧城市與可持續發展的浪潮中,地質工程正悄悄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智慧革命。
- Posted July 1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