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犯法無孔不入 (保安研究員賴灼東)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使用即時通訊軟件時,應避免傳送商業或個人秘密、密碼、相片等,以保障個人私隱。(法新社資料圖片)
科技日新月異,犯罪手法亦層出不窮。最近有外國高科技匪徒持槍行劫虛擬貨幣,以及盜用賬戶偷走點數卡。《信報》Startupbeat請來電腦保安研究員賴灼東,拆解時下的網絡保安漏洞,並傳授各種自保方法。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賴灼東 電腦保安研究員
尹:近日網上有消息指出,WhatsApp都出現「買點數」騙徒。程式明明已時常更新,為何仍遭黑客入侵?
賴:首先,要看事主是用什麼手機,究竟是Android還是iOS?作業系統有更新嗎?有可能在不知情下,誤裝有病毒的App(手機應用程式),被黑客透過手機遊戲取得WhatsApp權限之類。使用網頁版WhatsApp時,也可能被他人盜取密碼,黑客甚至從網頁瀏覽器落手,入侵途徑非常多。
尹:據說,內地的通訊軟件會隨機抽出用戶監聽資料,這真的存在嗎?
賴:既然使用內地App,早就預料有網絡監控的情況。其實無論哪個國家都有發生,只在於程度的差別。監控可以有兩面,他們同時亦監控着一些釣魚網站及不法行為等,我建議不要在即時通訊軟件傳送商業或個人秘密、密碼、相片等。始終在背後監控的都是人,你不知道對方看到後會發生什麼事情,盡量避免就最好。此外,有些通訊軟件可「閱後即焚」,或者具備「已閱」功能,對用戶較有保障。
網站挖礦取代勒索
尹:最近有報道稱,兩款智能喇叭有網絡安全漏洞。萬一到訪不安全連結時,黑客就可透過其咪高峰監控用戶,其實這些智能裝備一直偷聽我們的起居生活嗎?
賴:任何東西只要能夠上網或與其他App溝通,就有機會出現漏洞。今次是喇叭,下次可能是洗衣機,再之後是電視機,通通都有可能。
尹:比特幣價格近年飆升,引來全新的黑客業務,那就是入侵遠端電腦,以對方電腦幫手挖礦。你有聽過這些例子嗎?
賴:蘋果公司最近發現,Baby Kingdom(親子王國討論區)被植入一套挖礦工具,而招聘平台JobsDB亦有挖礦程式,我有客人的電腦也中招。
以前,黑客入侵電腦只為盜取機密資料,或是安裝勒索軟件。現時比特幣利錢高,他們不再盜取資料,而是使用該電腦挖礦賺錢。如果黑客攻陷一間公司的系統,指使2000台電腦一起掘,既毋須逐個人要挾,亦不用被FBI調查,相信比勒索軟件更好賺。

賴灼東(左)指出,虛擬貨幣價格急升後,部分黑客開始轉型,為網站植入挖礦程式;旁為尹思哲。
尹:若網站不幸被黑客入侵,那會是該網站的公司電腦挖礦,還是瀏覽該網站的用戶電腦挖礦?
賴:當網站被植入挖礦程式,用戶只要瀏覽或打開,就會不斷幫黑客挖礦,所以用戶愈多的網站,就愈容易被看中。現時仍有不少開發人員停留在「建好網站及做好功能就得」的階段,但當有問題出現時,公司聲譽便會受損。
至於自保方法,用戶可檢查網頁瀏覽器有否可疑的網絡連接。例如曾去過的網站應只會讀取一次資料,惟它為何不斷連接?另外,凡是突然免費的着數都可能是「買個豬頭搭件豬骨」,吸引你瀏覽網站。
尹:電影情節中,黑客毋須接觸到手機,只要處於同一網絡就可入侵系統,這是真的嗎?
賴:又不會那麼誇張,亦要視乎你的手機接觸到多少網絡服務。當手機越獄(Jailbreak)後,就會出現更多後門,增加被入侵機會。如想使用多些功能,你必須了解整個系統。
對我而言,若要試用新App,最好改用另一部新手機,不要在常用的手機試。因你不知道該App會否有監控功能或要什麼讀取權限。
非必要程式應移除
尹:這聽起來就如科幻電影般,感覺現正一步步實現情節。
賴:美國電影於多年前已談及各種網絡保安事件,以此方法教育公眾十分聰明。若家居網絡被監控或改動設定,黑客可把雪櫃溫度改至攝氏30度。雪櫃事小,但如果是醫院呢?血庫出問題,如何動手術?
智能家居、智慧交通都是智慧城市重要一環,就算巴士到站時間出錯,問題也不會太大。上述提到的,可能是食物安全甚或人命。當智慧城市普及後,其功能安全與否確是十分重要,系統有機會被篡改嗎?這要先做滲透測試,以及風險評估才能知道。
此外,大家要反思當智能手機功能愈多,存在的風險就愈大。我知道有些功能是必須,但非必要、讀取太多權限及無故出現的程式都應該移除;同時,亦要謹記時常更新軟件及系統。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 English Version ]
App monitoring, cryptojacking: Cyber-threats to watch out for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跨境支付通 加速智慧城市建設(方保僑)
隨着「跨境支付通」正式啟動,香港與內地的金融互聯互通邁入全新階段。這項由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共同推動的快速支付系統對接,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為香港的經濟、民生,乃至國際金融地位注入強勁動力,這場金融變革,正悄然改寫規則。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AI代理|職場AI代理尚處起步階段
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發布名為「AI at Work」的調查報告,在今年5月13日至6月4日期間訪問全球10635名公司員工,涵蓋收入少於5億美元至超過50億美元的公司。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AI時代|全球6億人每天使用AI
美國風投Menlo Ventures發表首份《2025年:消費者人工智能》報告,於2025年4月向5000多名美國成年人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61%受訪者在過去6個月曾使用人工智能(AI),更有近五分一(19%)受訪者每天都會使用AI。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紅帽|新系統助企業擁專屬AI
為回應市場相關需求,美國軟件供應商紅帽(Red Hat)提出一套完整的AI解決方案組合,強調以開源為基礎,協助企業可控、安全且高效地採用AI。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盛博香港|拉攏歐日建產鏈 勝過自給自足
林清源承認,中國製半導體產品單件效能較低、價格較高,在國際市場上較欠缺競爭力,主要限於國內市場使用。但縱使在半導體製造相對落後,也能在其他技術追求創新,逐步縮小與海外大廠的差距,例如華為最近透過堆疊多晶片與優化架構設計,推出理論上綜合算力超出輝達(Nvidia)方案的CloudMatrix CM384超節點。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國產EUV光刻將面世 封鎖倒逼自主創新
為降低對海外技術的依賴,中國須分散供應鏈風險,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為交付國產光刻機鋪路。本報專訪盛博香港(Bernstein)董事經理、高級分析師林清源,拆解國產替代的技術路線,分析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動向。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AI多模型協作 智慧軍師在握(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正從單一模型主導的時代,邁向多模型協作的新紀元,Perplexity Pro便是代表之一。
- Posted June 2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