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智能合約針對新手 圖像化拖曳自訂所需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左起)DINO創辦人黃越發指出,智能合約有助解決多個傳統合約問題﹔旁為另一位創辦人兼首席技術官Warner Hong(圖中),以及首席科技總監兼區塊鏈開發者Ryan Cheung。(羅雅琳攝)
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日漸成熟,其去中間化的特色,令資料紀錄無法竄改。針對傳統合約的不足,有本地初創看好此技術,趁機推出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平台DINO,即使客戶對編寫課程一竅不通,亦能輕鬆自製智能合約,更可結合加密貨幣,作日常交易用途。
DINO核心團隊來自Dragonce,後者屬於一個本地雲端開發平台,專為企業管理各類報表。近年不少企業選用區塊鏈,惟律師及會計師等專業人士普遍對編程沒有深入認識,其中一位創辦人黃越發(Tim)便想到,透過圖像化版面的特點,讓用戶以拖曳(Drag and Drop)方式,輕鬆地自訂智能合約。
結合電子錢包方便轉賬
操作方法很簡單,用戶只要在DINO平台上,透過其代幣DINO Coin,購買所需的合約範本(例如電話上台、租樓、音樂使用權等),然後填寫表格。下一步,平台就能把複雜的編碼(Code)及邏輯流程圖像化。
為了保障雙方利益,平台也設有編碼預覽,確保合約公開透明,沒有加入任何後門。最終只須把度身訂造的智能合約,放在指定的區塊鏈平台上,例如Qtum(量子鏈)或Ethereum(以太坊),即可完成手續。

用戶可透過代幣DINO Coins,購買所需的合約範本。(網上圖片)
傳統合約有遺失及被竄改的風險,而智能合約儲存於區塊鏈,一經生效便無法更改。合約更可接入電子錢包,只要達到文內的條件,就馬上自動轉賬,雙方不得反悔。黃越發舉例,保險公司可應用於旅遊保險,當智能合約放到區塊鏈後,一旦獲悉飛機延誤等訊息,投保人馬上得到賠償,毋須再向航空公司索取證明。
DINO星洲ICO擬籌3億
區塊鏈、智能合約等這類新興概念,即使是資訊科技界人士也要花相當時間才能弄懂;若向門外漢解釋,更加有理說不清,加上研發期長、回報慢,很難物色投資者注資。
黃越發解釋,香港初創集資困難,港府僅資助幾十萬元。至於天使投資者,一般只給百多萬港元,像維港投資等大戶不多。隨着近年加密貨幣流行,最終以ICO(首次代幣發行)集資。
DINO本來打算在香港ICO,但因內地加強打壓,最終選址新加坡,發行2億個自家加密貨幣DINO Coin。價格為一個以太幣(Ether)兌換3200個DINO Coin,計劃總集資額相當於3779萬美元(約2.94億港元)。用戶將來可在其平台上,使用DINO Coin支付服務費,以及購買智能合約範本等。
智能合約功能雖較完善,惟尚未得大眾廣泛認同,距離普及仍漫漫長路。黃越發深信,日後各行業都會應用區塊鏈技術,當大家接納加密貨幣交易時,智能合約將成重要工具。

黃越發澄清,DINO的讀音並非「甸奴」,而是取自Dinosaur(恐龍)的發音「Die奴」。(黃俊耀攝)
採訪、撰文:羅雅琳
[ English Version ]
Meet the HK startup that brings smart contracts to the masses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R Lens助購物節派優惠(林國誠)
今年踏入第三屆的「香港開心購物節」已於7月1日正式展開,活動由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辦,聯合超過180個品牌,涵蓋零售、餐飲、旅遊、酒店、會展、商場、銀行、航空及跨境交通等10個界別,合共推出超過300項優惠,總值超過19億元。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AI私隱|憂AI損私隱 港府:適時發指引
人工智能(AI)近年發展迅速,為本港帶來私隱風險。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昨天在立法會會議上,回應江玉歡議員動議的「制定個人資料保障制度框架,應對人工智能時代挑戰」議案。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論文亂象|檢測論文AI內容準確度成疑
就學生在課業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的情況,去年多間中國高校陸續發表相關規定,其中北京師範大學、成都四川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校,更加硬性要求作業包含AI內容不得超過一定比率。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Perplexity Max|Perplexity頂級套餐出爐 月費1560
現時主要的人工智能(AI)科企,例如OpenAI、Anthropic及Google,推出每月200美元(約1560港元)起的頂級訂閱計劃,讓訂戶任用其最先進產品及工具。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AI扼殺流量|「零點擊」搜尋重創新聞網流量
數碼市場情報公司Similarweb發表報告,自從搜尋引擎巨頭谷歌(Google)於2024年5月推出AI Overviews以來,零點擊(Zero Clicks)新聞搜尋的佔比穩步上升,由一年前的56%上升至今年5月的69%。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高層靠AI決策|美企高層多靠AI決策升遷裁員 七成相信下判斷公正 首選ChatGPT
2025年全球科技業爆發裁員潮,企業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把重複性任務自動化,例如編程、客服、物流和內容審核等,以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輸入好數據 為AI把關(湛家揚博士)
最近我遇見了一位來自美國矽谷的數據管理專家,了解他們的高級數據管理技術,讓我想起自己第一堂關於計算機科學的課。
- Posted July 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