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初創疫境被迫裁員 四成乏資金 只能撐3個月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全球多達74%的受訪初創,受疫情影響而裁減全職員工。(Freepik網上圖片)
新冠肺炎疫症重創全球經濟,財力有限的初創,在巨浪下更首當其衝。專門研究創新政策的顧問公司Startup Genome發表報告表示,全球多達74%的受訪初創曾因疫情打擊而被迫裁員。
Startup Genome在3月25日至4月17日期間,訪問了1070間來自超過50個國家及地區的初創,結果發現,有39%受訪初創裁減至少兩成人手;更有逾兩成半初創大刀闊斧地辭退了四成以上員工。
肺疫對初創的打擊主要來自營業額大減。有16%受訪初創坦言,疫情下營收銳減超過八成;多達41%受訪初創稱,其現金流只夠維持公司營運大約3個月甚至更短時間;有34%已經籌集到A輪或B輪資金的初創亦稱,手頭現金未必撐得過半年。
內地創投交易宗數勁縮
疫症亦令到創投市場大吹淡風,拖慢初創融資進度。Startup Genome指出,近年創投風氣旺盛的中國,2月份的初創風投交易宗數相較去年11月及12月大瀉57%。美國矽谷的風險投資者亦轉趨審慎,希望首先集中資源協助本身已投資、具潛力的初創渡過難關。

有顧問公司建議各地政府,出錢出力留住海外人才。(Startup Genome網上圖片)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報告認為,肺疫正好讓市場汰弱留強,有實力初創若能捱過這難關,疫情後將受惠於競爭者減少而快速增長。事實上,市場上不少成功初創甚至獨角獸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而未上市的企業)都是在經濟衰退時期誕生。
促政府支援免人才流失
Startup Genome建議各地政府盡量採用由初創研發的抗疫方案,並拯救那些商業模式扎實、獲市場歡迎,但受肺炎疫情影響的企業,例如補助支付6個月薪水避免流失人才,以及協助風險投資基金集資繼續投資初創。
另一項建議是,政府應該協調錄得增長、希望招兵買馬的企業(例如網上教育平台),吸納被其他初創裁走的人才,以及透過延長簽證之類的行政措施,盡量留住來自海外、失去飯碗的創科人才,以免流失寶貴人力資源。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神數×賽馬×玄學(林國誠)
NowTV就以賽馬為例,推出增值服務「AI神數」個人化AI助理,這是AI首次結合賽馬與玄學,展現科技與傳統文化的創新融合,為賽馬愛好者帶來全新視角。
- Posted November 7, 2025
- 0
-
遙距勞動指數|AI代理遙距工作 近半成品差
美國非牟利機構人工智能安全中心(CAIS)與科技公司Scale AI聯合團隊,早前發表「遙距勞動指數」報告,分析AI代理模型在現實遙距工作任務的能力。
- Posted November 7, 2025
- 0
-
AI戒指|可錄音轉寫成筆記
科技巨擘Meta的兩名前員工法米(Mina Fahmi)及洪琪洛(Kirak Hong)創辦的美國初創Sandbar,早前推出智能戒指Stream,該產品定位為「語音滑鼠」。
- Posted November 7, 2025
- 0
-
補牙凝膠|英研創新凝膠補牙 明年應市
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科學家與國際研究人員,開發一種修復及再生琺瑯質的凝膠,當快速塗抹在牙齒表面後,能形成一層薄而堅固的保護層,滲入牙槽骨修補孔洞或裂縫。
- Posted November 7, 2025
- 0
-
AI CEO|OpenAI冀公司由人工智能掌舵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近日出席播客節目「與泰勒對話」。他提到,自己並非親力親為所有決策,而是授權予優秀的團隊成員,這也是持續高效運作的關鍵。
- Posted November 7, 2025
- 0
-
創業投資論壇|數碼港企業過去12個月籌近34億 新增10公司上市 今年設AI投資圈
數碼港昨天舉行「2025數碼港創業投資論壇」(CVCF),公布其初創企業的融資成果,去年10月至今年9月期間,數碼港企業籌集近34億港元,累計融資總額達460億港元。
- Posted November 7, 2025
- 0
-
AI賦能弱勢 打破世代貧窮(湛家揚博士)
在傳統經濟體系中,貧窮往往如同宿命般代代相傳。教育、資本、人脈與機會,長期集中於少數人手中,出身低下階層者,即使勤奮努力,仍難以突破制度的天花板。
- Posted November 6,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