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AI入屋私隱不設防 科企銳意發展 暗中收集資料

By on June 2, 2017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今年的Google開發者大會以人工智能作重點,該技術可利用大數據改善機器學習表現。(路透社圖片)

今年Google開發者大會主打人工智能,藉大數據改善機器學習表現。(路透社圖片)

Google旗下AlphaGo近日擊敗世界排名第一的圍棋高手柯潔,證明人工智能(AI)運算能力遠勝人腦。Google野心肯定不止於圍棋,未來料銳意推出相關產品,把AI技術滲透在日常生活中。《信報》StartupBeat請來資深科技人劉民輝(Christopher Lau),探討這種嶄新科技對世界的影響。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劉民輝 資深科技人

尹:Google早前舉行開發者大會時,注意力集中在AI相關產品,與以往把重點放在Android系統有明顯分別,這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劉:舉一個簡單例子,智能家居助理Google Home在美國銷情不錯,AI系統配合聲控技術,能把家居智能裝置變得人性化。這助理好像跟用戶談天,大家毋須再拿起手機不斷按鍵操控,既方便又親切。

未來手機勝電腦

尹:Google Home可以收聽用戶的指令,例如接到購買洗衣粉的要求,Google Home便會即時上網下單,貨物很快送到府上。這類裝置很像管家,會跟用戶對話。

劉:千禧一代很喜歡用Google Home ,例如我兒子會用來在早上叫醒自己,毋須勞煩媽媽;還靠它報告當日的行程,例如要跟哪些人會面。現在智能手機的發展已飽和,Google需要尋找其他突破。Google現在的AI產品很清楚用戶的想法。有時用家還未提出要求, AI系統已行快一步提供人們想要的資訊。

根據摩爾定律(Moore’s Law),電腦晶片的效能每18個月提升一倍,價錢卻下跌一半,這令雲端系統及人工智能技術愈來愈先進,也使上網連線速度愈來愈快。我認為手機在未來有兩大趨勢,一是不斷改善用戶界面(UI),二是具備不同的硬件功能,例如可以顯示心電圖(ECG)。未來手機的效能將勝過電腦,只要應用程式寫得好,可做到不少事情。

網絡指紋抹不掉

尹:我們剛才談及人工智能有不少好處,但你覺得同時會有哪些壞處?

劉:將來人類的重複性工作,將由人工智能代勞。就如我們到酒樓用膳, 一般會有知客接待,但如果機械人懂得為客人帶位,又懂開玩笑,知客或會飯碗不保。又或者,日後人們致電航空公司的客戶服務熱線時,聽到親切和藹的聲音,惟它可能是機械人。

更重要的是人們會失去私隱!為何Google對我們無所不知呢?其實在過去15年,Google已收集大量個人資料,Gmail更不在話下。不經不覺間,Google建立了龐大的數據庫,並藉着改良演算法,精準地預測用戶喜好。Google現在投放的廣告很準確,用戶不會抗拒。如你不小心按下,就像在網上留下「指紋」,將來會被追蹤。因此我從來不會點擊網絡廣告,以免被對方知道底蘊。

現在人們儲存相片的方式,已由相簿變成上傳至Facebook。此舉不但毫無私隱防範,用家也沒有想過有第三方公司趁機挪用資料。尤其是有些女士很喜歡上載自拍照,不介意在網上曝露每天行蹤,惟此舉卻讓別人摸清自己的生活模式。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有句話說得好: 人們在社交媒體留下資料,這些痕跡是抹不掉的,因為資料已儲存在雲端,掌握在科技企業手中。

搭科技股順風車

尹:以Google Photo服務為例,全球每天上傳12億張照片,當中顯示了用戶的所在地、跟哪些人在一起;各人的臉部輪廓,也被逐一記錄。科技服務雖然好用,但教人感到不安。不過,剛才提到科技的好處及壞處,彷彿跟港人距離很遠吧?

劉:我不認同,即使我們沒有親自參與科技創投領域,亦可購入某些科網股,待這些公司收成時賺取收益。 我認為有三類科技公司值得投資:第一是硬件供應商,例如蘋果公司賺取的金錢,遠比其手機代工廠富士康為多,因為蘋果擁有獨特的設計、品牌及技術;第二是軟件供應商;第三是服務供應商,例如Google及Facebook,兩間公司擁有龐大的數據庫,十分值錢。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完整訪問視頻,請上http://startupbeat.hkej.com/觀看。

尹思哲(左)及劉民輝均認為,網上服務雖然方便,但亦可能洩漏私隱。

尹思哲(左)及劉民輝均認為,網上服務雖然方便,但亦可能洩漏私隱。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