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yBus盼政府加快發放資助 初創跨境巴票務平台 零生意退款嘔凸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翁德建透露,平台融資雖然受阻,惟暫無財政壓力。 (何澤攝)
新冠肺炎全球大爆發,各國紛紛「封關」限制旅客出入境,向來熱愛旅遊的港人,只能乖乖留家避疫,對旅遊相關初創企業造成重大打擊,如同飛來橫禍,有跨境巴士票務平台生意大跌,亦有行李箱租用平台擔心數月後未必能如常營運。不過,亦有旅遊體驗預訂平台及平價機票資訊網站負責人相信,外遊市場在疫後將「V形反彈」。
自從疫情在中國爆發,港府由1月底開始逐步封閉陸路口岸,往返中港兩地的跨境巴士服務自2月初一直停頓至今,跨境巴士票務平台GoByBus首當其衝。公司聯合創始人翁德建接受訪問時,大嘆公司營運深受影響,「澳門都封埋關之後,生意可謂跌足100%!」
GoByBus主要跟不同跨境巴士公司合作,用戶透過平台搜尋跨境巴士的票價資訊及預訂車票,以抽佣作為收入。翁德建透露,農曆新年本是生意旺季,但受疫情拖累,很多已預訂車票的客人,最後都取消行程,平台需辦理退款。

翁德建認為,中港跨境巴士的剛需仍在,對業務重返正軌感樂觀。(何澤攝)
流量跌一半 望疫後返正軌
然而,交易背後涉及的信用卡公司,或者網上支付關閘(Payment Gateway)手續費,就要由GoByBus承擔,「信用卡公司不會因要退款給客人,而向我們歸還這筆款項。基本上,我們不單止要把之前取得的票務收入『嘔番出來』,而且要『嘔凸』。」
由於GoByBus作為科技園的培育初創,可受惠園方的常規資助,以及因應去年社會事件和疫症追加的財政支援措施。然而翁德建指出,相關資助往往要在新措施公布,或通過營運目標(Milestone)評估後一至兩個月才發放,期望進度能加快。他強調,初創若全然依賴政府資助維持營運,本身並不健康。不過,政府早前公布的科學園免租措施,也對初創帶來一點幫助。
翁德建感到「安慰」的是平台流量在疫症爆發後「僅僅」下跌一半,「仍然有客人查詢跨境巴士運作情況,詢問如何往返中港兩地。」他認為,這反映中港跨境巴士的剛性需求仍在,疫症受控後,對業務重返正軌感樂觀。
翁德建稱,平台自2018年面世以來,業務穩步上揚,每月獨立訪客數(UV)超過10萬,高峰時期每月營業額接近七位數。原打算在2020年乘勢拓展新業務,包括跟旅行社合作,銷售其他旅遊產品,例如內地景點門票等,現時洽商暫無進展,「就算雙方有意,由於對方負責執行的員工不少都在放無薪假,很難討論具體執行細節。」

新冠肺炎全球爆發,多個國家及地區「封關」,限制旅客出入境。(中通社資料圖片)
停擴張 接系統開發賺外快
融資計劃同樣受拖累,「創業活動不是取消,就是轉到網上進行,隔着屏幕好難跟潛在投資者建立關係。原本計劃上半年取得新一筆融資,現在應該做不到。」
翁德建強調,公司在2018年底已完成種子輪融資,惟詳情不便透露,過去的票務收入暫時亦無資金壓力,「目前資金足夠維持公司一年營運」。然而為免坐食山崩,公司亦接下一些跟GoByBus無關的系統開發項目賺取外快。
翁德建補充,去年中掀起的反修例風波,雖然一度影響平台生意,但當時鐵路服務不時受阻,往返中港兩地人士要改搭跨境巴士,反令平台成功吸納新客源。今次疫症的影響更大,難得他仍樂觀面對,「一間初創經歷過兩次重大衝擊依然屹立不倒,都是一種履歷。」
採訪、撰文:陳子健
延伸閱讀:
獨角獸Klook暫緩推廣本地遊
又飛啦!構思新項目待V彈
JoGeep租喼以外部署轉型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R Lens助購物節派優惠(林國誠)
今年踏入第三屆的「香港開心購物節」已於7月1日正式展開,活動由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辦,聯合超過180個品牌,涵蓋零售、餐飲、旅遊、酒店、會展、商場、銀行、航空及跨境交通等10個界別,合共推出超過300項優惠,總值超過19億元。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AI私隱|憂AI損私隱 港府:適時發指引
人工智能(AI)近年發展迅速,為本港帶來私隱風險。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昨天在立法會會議上,回應江玉歡議員動議的「制定個人資料保障制度框架,應對人工智能時代挑戰」議案。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論文亂象|檢測論文AI內容準確度成疑
就學生在課業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的情況,去年多間中國高校陸續發表相關規定,其中北京師範大學、成都四川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校,更加硬性要求作業包含AI內容不得超過一定比率。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Perplexity Max|Perplexity頂級套餐出爐 月費1560
現時主要的人工智能(AI)科企,例如OpenAI、Anthropic及Google,推出每月200美元(約1560港元)起的頂級訂閱計劃,讓訂戶任用其最先進產品及工具。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AI扼殺流量|「零點擊」搜尋重創新聞網流量
數碼市場情報公司Similarweb發表報告,自從搜尋引擎巨頭谷歌(Google)於2024年5月推出AI Overviews以來,零點擊(Zero Clicks)新聞搜尋的佔比穩步上升,由一年前的56%上升至今年5月的69%。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高層靠AI決策|美企高層多靠AI決策升遷裁員 七成相信下判斷公正 首選ChatGPT
2025年全球科技業爆發裁員潮,企業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把重複性任務自動化,例如編程、客服、物流和內容審核等,以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輸入好數據 為AI把關(湛家揚博士)
最近我遇見了一位來自美國矽谷的數據管理專家,了解他們的高級數據管理技術,讓我想起自己第一堂關於計算機科學的課。
- Posted July 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