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辦公室共融社區 (陳春燕)
常說香港居住空間擠迫,其實辦公室同樣寸金尺土。年中就有調查指出,中環已超越倫敦西岸成為全球最昂貴的寫字樓市場。千禧年初,共用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首次出現,10年內全球的共享工作間數目攀升超過一百倍。近年Co-working Space在港亦愈趨普遍,最新加入的就有WeWork。
由Miguel McKelvey和Adam Neumann創辦的WeWork在短短6年間成為全球第四大的共用辦公室租賃業者。若果只是分享工作空間,這並非前所未見的新概念,他們的創新之處在於強調創造一個社區(Community)。最初負責室內設計的Miguel McKelvey直言:「無論是共用或傳統辦公室,今天工作空間的設計重點應該是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才能夠提升創意、合作性和生產力。」這點從香港WeWork的設計亦可見一斑。
鼓勵分享
總共佔8層的共享工作間,每層均設有公共區域及大型茶水間外,頂樓還全數規劃成開放式社區樓層,既是舉辦研討會、工作坊、講座等各類活動的場地,也是人們休憩、互相認識的地方。亞太地區董事總經理Ole Ruch補充道:「鼓勵社區分享是我們的核心理念,而社區樓層正是為促進會員交流而設。因此我們的工作就是在大廈裏建立一個讓會員可合作及溝通的社區。」早前連大企業如滙豐銀行的300名數碼轉型團隊亦進駐WeWork,正是被新型辦公室的彈性及工作文化所吸引。
甫步入社區樓層,乍看之下會以為走進一間Café。寬敞開揚的Pantry用上墨綠作主題色,再綴以純白、淺啡,叫人聯想起本港電車與天星小輪的懷舊面貌。原來設計團隊以香港交通工具為創作靈感,迎合這片土地流動力高的形象。無獨有偶,天星小輪當年採用綠白色調,其實有上天下海、天海合一,融合維港的寓意。正好呼應WeWork所講的社區聯繫。
弧形吧枱、黑鐵木凳、圓形吊燈、鉚釘細節以至木地板均叫人想起船身設計。配搭刻意外露的天花及幾何木架裝飾,注入現在正流行的工業風格外,也貫徹WeWork一向摩登、都會的格調。延伸至遠處的卡座、梳化等閒座區,椅子造型同樣帶有小輪與電車座椅的影子,映襯窗外的維港景致,甚具香港味道。善用闊大的玻璃窗,會議室內的燈箱兩側分別有Make It及Happen的字眼,夜幕低垂時便可以透過玻璃反映看見完整的句子。這些細節和整個氛圍都是Ole Ruch最喜歡的地方。
明亮開揚
至於對Miguel McKelvey而言,一間Dream Office的先決條件是窗多、日光充足、景色優美。因此設計團隊把社區樓層安排於擁有開闊海景的頂層,又在窗旁擺放乒乓波枱、設置大型會議室,營造悠閒寫意的氛圍。多加留意的話,你還會發覺所有樓層的辦公室間隔都是通透的落地玻璃,整個空間十分明亮,同時大家可交流不斷。考慮到實際需要,各層亦設一人隔音電話間,確保商業機密不會外洩。電話間設計也別有心思,當你進入並關上門,門上的燈箱便會亮起,以免受人打擾。
融入本土
Ole Ruch和Miguel McKelvey又不約而同地說:「WeWork的另一個設計DNA是本土元素(Local Touch)。雖然我們不是本地人,但每次在一個地點開設共用工作空間,我們都會和當地設計師合作,在設計中糅合本土文化。」因此除了熟悉的木材物料、工業風格、彈性辦公室家具設計,銅鑼灣的WeWork還滲透香港各時期的色彩。以牆紙為例,舊船票、車票、廣告海報,以至密集式的屋邨景觀均成為設計靈感,為這個美國品牌添上香港特色。
設計團隊又特別找來不少香港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合作,包括了Cara To、Kristopher Ho、Bao Ho、Nelson Chow等,在各樓層的公共區域創作牆畫與藝術裝置。綠白馬賽克、霓虹燈牌、髮廊旋轉燈筒、九龍皇帝墨痕等元素增添濃厚的本地色彩,同時充滿玩味。
撰文:陳春燕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小心漫遊數據「隱形兇手」(林國誠)
不少人即使已選購數據漫遊計劃,卻忽略了一個經常被低估的事項──手機作業系統在用戶不察覺的情況下,於背景自動使用大量數據,導致數據流量無聲無息地消耗掉,影響漫遊上網體驗。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商湯|粵語智能助手懂看懂想
商湯科技(00020)旗下粵語人工智能(AI)助手Sensechat(商量),其全新版本應用程式正式上線,適用於iOS及Android作業系統。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工業AI平台|輝達德國建工業AI雲端平台
輝達(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在巴黎VivaTech大會宣布,將在德國建置全球首座工業人工智能(AI)雲端平台。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亞洲智慧創新大獎|即日起接受報名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WTIA)昨天宣布,「亞洲智能應用程式大獎」今年正式升格為「亞洲智慧創新大獎」。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AI主持|巴西虛擬主持 尖酸幽默爆紅
巴西內容創作者菲利普斯(Raony Phillips)最近以人工智能(AI)模型,炮製了一個虛擬角色馬約(Marisa Maiô),其短片近日在社交平台爆紅。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AI生成法律證據|美研立例 AI生成證據可呈堂
負責制定法院政策方針的美國司法會議,其轄下的實務與程序規則委員會,日前批准就《聯邦證據規則》加入新條文一事諮詢公眾。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Midjourney侵權|荷里活聯手控告Midjourney侵權 AI生成經典角色圖像 斥肆意剽竊
迪士尼、環球影業、漫威、盧卡斯、二十世紀霍士、夢工場等多間影視娛樂企業,近日聯手起訴美國AI繪圖平台Midjourney,請求法院就其侵犯著作權的行為頒布禁制令,要求對方賠償因侵權而遭受的損失。
- Posted June 1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