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網創業1比99(高天佑)
近年不少年輕朋友有志投身科網創業,筆者每每提醒他們,根據國際經驗,科網創業的「倖存率」(營運超過3年)僅5%,「成功率」只會更低,而在整體環境並不利於創業的香港,更是低上加低。筆者絕非反對創業,亦無意潑冷水,只是希望年輕人有心理準備,別抱太美好的憧憬。由內地巨擘阿里巴巴在港成立的10億元「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下簡稱阿里基金),千呼萬喚之下,昨天終於公布首批3家入選企業,再次印證了殘酷的現實──在港搞科網創業的成功與失敗機會,可能是1比99,而且絕對地「成王敗寇」。
阿里10億基金入選率1%
阿里基金於去年11月成立,直到昨天公布首批入選企業,卻帶給本港公眾及創業界不少期望落差。首先,該基金規模達10億元,官方介紹為「作非牟利用途,支持香港的青年發展事業和創業」,大家原以為它會大灑雨露,讓大批本港startup受惠;豈料等了又等、千挑萬選、多輪面試審查之後,首批入選企業只有3家,相對於逾200家申請企業,意味「入選率」僅約1%。換個角度講,阿里覺得,所有(提出申請的)香港startup之中,只有約1%值得投資。
第二個期望落差,在於很多人預期,該基金將資助一些滿腔熱血的後生仔,為剛起步、處於草創期的startup提供援手。但昨天入選的3家企業,均不屬於這類別,相反,入圍者全都發展了好幾年時間,已成為各自範疇的大玩家,甚至是市值幾億美元的「獨角獸」!
由此可見,觀乎阿里基金公布的首批入選企業,跟外界期望有不少落差。但這其實無可厚非,事關該基金雖定位為「非牟利」,卻不代表「開善堂」。正如基金總幹事周駱美琪指出,挑選企業主要考慮「可否衝出香港、拓展東南亞和內地市場,以及可否作為阿里巴巴生態圈的一部分」。從這角度出發,符合條件的企業低至1%便不太令人意外。
有成績才受追捧
現在本港以至全球都湧現各式各樣的創業基金,主要可分為兩大路線,一條是公益路線,旨在協助年輕人創業,相對上「但求付出,少問回報」,這類基金主要由政府或馬會等NGO機構出資。另一條是產業風投(Venture Capital)路線,不論定位為牟利或非牟利,都更重視財務回報以求持續發展,亦會從「做生意」和生態圈角度出發,千挑萬選投資對象。這類基金主要由私營企業或富豪出資,例如谷歌成立的Google Ventures、微軟創辦人蓋茨的BCE等;現在看來,阿里基金亦偏向屬於這類。
這兩條路線的目標和角度不同,其實沒有對錯、優劣之分,亦可在社會上並行不悖、相輔相承,只是有需要盡早自我釐清定位,以免予人錯誤期望。
更進一步看,觀乎阿里基金在精挑細選後,只揀出約1%、相對成熟的企業進行投資,便可反映從「行家」角度看,在港搞科網創業有多凶險,而且只有做出成績的startup才有可能受追捧,形成「富者愈富」;相反一旦起步失利,便難望有資金「雪中送炭」、給予第二次機會。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時代的斜槓與韌性(黃岳永)
還記得筆者早前與大家分享所開發的人工智能(AI)聊天程式「Professor E」嗎?這位具有深厚創業經驗的Professor E,能夠與學生進行自然語言互動,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度、興趣愛好和情緒狀態,並根據個人情況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和情緒輔導。
- Posted April 22, 2025
- 0
-
未來預言|蘇萊曼預言 智能將成新貨幣
微軟人工智能行政總裁蘇萊曼(Mustafa Suleyman)近日接受新聞工作者泰帕克(Jules Terpak)的YouTube頻道訪問時表示,在人工智能(AI)年代,生活成本大幅降低,日後或只需更少收入,便能維持生計。
- Posted April 22, 2025
- 0
-
AI電影節|美著名編劇揚威
由香港科技大學早前舉辦首屆「AI電影節」,活動吸引業界重量級嘉賓參與,包括著名出品人向華強與演員向佐等。
- Posted April 22, 2025
- 0
-
應科院|25年轉移1500項技術
截至去年底,應科院已向業界轉移逾1500項技術,取得1100餘項國際專利,並在取得最多美國專利的頂尖研究和政府機構中排名第42位。
- Posted April 22, 2025
- 0
-
應科院|港人樓稠密 利低空經濟測試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接受本報專訪時稱,香港是地形複雜、高樓密集、人口稠密的城市,正好為「低空經濟」提供獨特的測試場景,預期無人駕駛自動穿梭小巴將於2025年內,在香港開放道路上運行及測試。
- Posted April 22, 2025
- 0
-
Workday|資料已脫敏 成訓練寶庫
國際雲端企業管理軟件公司Workday成立於2005年,利用20年來從客戶累積的大量數據,Workday獲得了分析企業資訊、訓練AI模型的良好基礎。
- Posted April 22, 2025
- 0
-
Workday|企業引入AI提效 首重完善數據 Workday倡使用須簡易 輔助員工決策
國際雲端企業管理軟件公司Workday大中華區總經理湛致遠(Daniel Cham)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若企業要透過AI提升營運效率、優化人才管理,首重完善數據。
- Posted April 22,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