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無創解讀腦部意念生成文字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電腦懂得讀心術,技術又有新突破。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團隊研發一款無創的人工智能(AI)系統,透過分析功能性磁力共振造影(fMRI)數據,解讀人類大腦活動再翻譯成文字,有望讓因中風、癱瘓或其他退化性疾病等失去肢體交流能力的患者受惠。研究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神經科學》。
中風癱瘓患者適用
該AI系統是一個語義解碼器,能把大腦中的想法,轉換成相應的解說文字。研究團隊開發AI系統時,採用了Transformer模型,該模型類似支撐OpenAI的ChatGPT,以及Google Bard等聊天機械人的語言模型。

為訓練AI系統,團隊邀請了3名志願者參與實驗,安排在他們fMRI掃描儀內,收聽16個小時的敍事Podcast(播客),期間團隊記錄了志願者的fMRI數據,以訓練模型在大腦活動及語義特徵之間建立聯繫,捕捉某些短語的含義及相關的大腦反應。
團隊表示,經過訓練的AI系統所生成的文字,在大約一半時間中,與志願者原話想表達的意思非常接近,甚至精確解讀。例如當志願者實驗期間,聽到播客主持說「我還沒有駕照」這句話時,志願者的想法會被系統翻譯成「她甚至還沒有開始學開車」。

其他的語義解碼器,通常依賴大腦植入物,且只能翻譯單詞或簡短句子。是次團隊開發的AI系統,則是一種非入侵性方式,並能解讀具複雜思想的連續語言。此外,志願者在fMRI掃描儀內,還被安排觀看4條沒聲音的影片。團隊聲稱,AI系統能透過志願者的大腦活動,準確描述影片的特定情節。
對於該AI系統有被濫用的可能,團隊解釋,AI系統需要用戶參與系統訓練;而訓練的數據,亦只適用於指定用戶,系統無法解讀其他人的想法。此外,如用戶不願某個想法被系統解讀,亦可通過思考其他事情,令AI無法順利讀心。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騙徒手法層出不窮(方保僑)
近年警方屢揭以人工智能深偽(Deepfake)換臉及聲音合成行騙的案件,利用高科技假冒上司指示滙款、網戀詐騙及冒充官員開視像會議。騙徒已非單純冒充個人,而是利用AI在系統上奪取「合法身份」。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未來數據中心|外太空建數據中心省成本
太空毋須擔心土地使用問題,可容納大型太陽能板陣列,更可利用真空加快散熱,相比地球上的數據中心,其能源成本將低九成。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微軟Edge|進化人工智能瀏覽器
微軟(Microsoft)早於今年7月已為旗下網頁瀏覽器Edge新增Copilot模式,惟當時只提供一些基本功能,例如自然語音導覽等。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Gemini易出錯?|澳媒ACM 揭用Gemini寫稿易出錯
澳洲社區媒體(ACM)旗下多個地區編輯部員工,對公司推行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以協助新聞製作的做法感到擔心。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紅帽|AI增強生產力絕非泡沫
開源軟件供應商紅帽(Red Hat)早前舉辦Summit Connect本地峰會,香港、台灣及澳門區總經理文志鋒接受本報專訪,討論開源技術如何助力香港企業應用人工智能(AI)。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科律律師樓|企業宜勤演練 提升網攻存活率 各國AI法規差異大 擴版圖前要認清
本報早前跟科律(Cooley)律師樓3位網絡安全、數據、私隱業務專家深度對談,探討當下企業在這種複雜環境下,如何應對相關法律風險。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當語音通話變防騙戰場(林國誠)
語音電話本應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如今卻淪為考驗人性的信任陷阱。現今騙徒已非昔日單靠陌生號碼與生硬話術的「吳下阿蒙」,他們懂得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偽冒號碼及模擬語音,精準地在不同時段鎖定特定人群發動攻擊。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