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人物專訪 News
-
Neopets|尼奧寵物將推手機版 25年歷史網頁遊戲 註冊用戶1.5億
尼奧寵物(Neopets)自1999年推出至今,全球累計1.5億用戶註冊。然而,Neopets熱潮一度降溫,IP亦經多番易手,去年更脫離網龍,成立初創World of Neopia。現時擔任Neopets行政總裁的羅正義(Dominic Law)透露,品牌獨立後,業績創下5年新高,每月活躍用戶倍增。
- Posted March 11, 2024
- 0
-
美企專利超級食材 四色衣藻炮植物肉
美國生物科技初創Triton Algae Innovations利用衣藻有性繁殖的特性,以非轉基因技術先後培育出綠、紅、白及黃色衣藻,並通過獨家的衣藻發酵技術實現量產,推動衣藻以「超級食物」原料打入食品市場,在餐桌上佔一席位。
- Posted March 8, 2024
- 0
-
國際婦女節|上市公司添女董事 MSCI稱利財務表現
隨着企業管治意識增強,市場日益關注上市公司董事會成員多元化程度,惟本港至今仍有少數上市公司董事會成員由全男班組成。MSCI統計指出,董事會包含女性董事的公司,長期財務表現相對更佳。
- Posted March 7, 2024
- 0
-
以身作則渡過初創死亡之谷
香港浸會大學暫任首席創新總監劉樂庭透露,跟研發投資約2000萬元相比,裝置後續設廠費用金額為其10倍。本港初創融資環境艱難,劉樂庭冀以自身經歷,幫助有心轉化科研成果的大學教授,渡過俗稱的初創「死亡之谷」。
- Posted March 4, 2024
- 0
-
裝置排查四十病毒 本地生產望研癌檢
一款本地研發及生產的「多病原體分子診斷裝置」,似乎已摸索出一條發展路徑,以類似核酸的採樣方式,標榜一小時內排查約40種傳染性呼吸道病毒,檢測數目達同類產品的一倍,裝置的價錢卻僅約五分一,現已獲本地超過10間醫院及醫療機構採用。
- Posted March 4, 2024
- 0
-
思謀科技主力B2B 與政府洽建無人工廠
思謀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賈佳亞表示,引入新技術一定是優勝劣汰的過程。「每一次能從工業革命存活下來的,就是最早擁抱新技術的(那一批企業)。」不過,中小型工業企業並非走投無路,他相信工匠路線或者更有前途,即主打手工、限量、單價高。
- Posted February 26, 2024
- 0
-
工業生產|思謀科技IndustryGPT智能傳感器 助力工業生產 專攻質檢難題 減少依賴專家
出身自香港中文大學的AI科企思謀科技(SmartMore),成立僅一年半迅速晉身「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除了自研智能工業平台、智能感測器及智能一體化設備等,去年底更推出全球首個專注工業領域的多模態大模型IndustryGPT,有望縮短企業生產線決策流程、提升生產效率。
- Posted February 26, 2024
- 0
-
新醫療科技|美企研「基因書寫」治病 稱高效價廉
美國生物科技初創Full Circles Therapeutics聯合創始人及CEO吳昊受訪時稱,他們首創的非病毒、高精度基因書寫技術,效率較傳統基因編輯技術提高至少500倍,不但大幅增加安全性,更聲稱生產成本可降低八成以上。
- Posted February 23, 2024
- 0
-
商業模式|合作夥伴模式 幫助外企融入各地市場
總部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Minitab,從1972年成立至今走過半世紀,其高級合作夥伴客戶經理李益豐介紹,公司旗下業務多元化,涵蓋汽車、半導體、能源、醫療及製造等範疇。除了歐美地區,在澳洲及亞太區都有開展業務。她續稱,美國為公司的主要市場,但亞太區亦具發展潛力,業務正快速增長中。
- Posted February 19, 2024
- 0
-
大數據時代|Minitab 數據分析軟件 改善醫院診治流程
本港醫護人手一向供不應求,像現在遇上流感高峰期,醫療系統更加緊絀。當前,除了可選擇北上就醫或養老,其實亦可運用科技,合理分配資源,緩解本地醫療服務的壓力。美國數據分析軟件商Minitab,透過建立視覺化的儀表板,協助醫院改善診治流程、減少病患住院時間,從而降低營運成本。
- Posted February 19, 2024
- 0
最新文章
-
盛博香港|拉攏歐日建產鏈 勝過自給自足
林清源承認,中國製半導體產品單件效能較低、價格較高,在國際市場上較欠缺競爭力,主要限於國內市場使用。但縱使在半導體製造相對落後,也能在其他技術追求創新,逐步縮小與海外大廠的差距,例如華為最近透過堆疊多晶片與優化架構設計,推出理論上綜合算力超出輝達(Nvidia)方案的CloudMatrix CM384超節點。
- June 30, 2025
- 0
-
國產EUV光刻將面世 封鎖倒逼自主創新
為降低對海外技術的依賴,中國須分散供應鏈風險,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為交付國產光刻機鋪路。本報專訪盛博香港(Bernstein)董事經理、高級分析師林清源,拆解國產替代的技術路線,分析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動向。
- June 30, 2025
- 0
-
香港教育城|冀當超級貨架 推動AI學習 加強基建支援 融入日常教學
本報專訪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林峯,探討香港推動AI教育的現況、挑戰與前景。他認為AI教育在香港已全面起步,大部分學校都引入相關課程及工具,未來則需要加強基建資源支援,推動AI全面融入日常教學。
- June 23, 2025
- 0
-
AI智能交通|推進智能交通 不離數碼基建
國際汽車及航空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前任主席潘志健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AI可支援城市規劃、交通流量預測與模擬,例如模擬隧道封閉對人流與車流的影響,提前調動巴士等資源,讓政府更有前瞻地部署危機應變策略。
- June 16, 2025
- 0
-
LexisNexis|AI法律助理攻港 助撰合約處理案例 全用本地內容訓練 附連結方便核實
律商聯訊(LexisNexis)是長年法律界主要資料與研究平台供應商,其新一代人工智能(AI)平台Lexis+ AI,內含專為法律工作流程設計的個人化助理Protégé,即將在下月正式登陸香港,成為亞洲首個上線地區。
- June 16, 2025
- 0
-
BUSINESS GOVirtual|港國際化優勢 成內地AI企外闖試點
數碼轉型平台BUSINESS GOVirtual(BGOV)創始人、柏堡活動首席願景官李亦珺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科技時刻在變,香港的優勢是客戶與環境比較國際化,內地AI公司傾向以本港作為服務出海試點。
- June 9, 2025
- 0
-
谷歌專訪|商業AI時代 谷歌倡員工自我顛覆主動擁抱新技能 融入前線工作
Google Cloud亞太區技術副總裁阿卜杜拉、接受本報專訪時稱,現時已進入「商業AI」階段,AI不再是技術團隊專利,而是營運部門核心架構。他強調員工應該「先主動用AI顛覆自己」。
- June 9,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