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人物專訪 News
-
港企量產微藻 冀取代傳統顯影劑
本港生物科技初創財利科技(Choy Lee)創辦人潘穎禧(Dennis)接受本報訪問時稱,公司研發出一套名為Green Force(晉鼎系統),可大量種植微藻,包括紫球藻,繼而量產藻紅蛋白(B-PE),日後有望取代傳統顯影劑。
- Posted October 10, 2022
- 0
-
針對幽門螺旋菌 簡化測試流程
本港初創王態科技創辦人駱冠文透露,公司主攻呼氣測酮體技術,正跟香港醫療中心洽商,開發專用於檢測幽門螺旋菌的呼氣分析儀。患者只須向儀器吐氣,即可實時了解胃部細菌的風險水平。
- Posted October 10, 2022
- 0
-
呼氣儀檢測生酮飲食成效 分析丙酮水平 本地運動員採用
近年盛行的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提倡高脂低碳飲食,以達致減肥健身。本港初創王態科技(King's Phase)研發酮體呼吸分析儀,聲稱一分鐘內可讀取體內酮體指數。
- Posted October 10, 2022
- 0
-
初創促電滑板車合法化 下月試驗期滿 冀准持牌行駛
電動可移動工具先導試驗將於下月22日完結,研發電動單輪滑板車Surfwheel的酷飛發展,其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馬頌棋在專訪中表示,自己亦有登記參與計劃。他估計,將來電動可移動工具即使合法化,或許只可以在單車徑上行走,作為消閒活動多於日常代步。
- Posted October 7, 2022
- 0
-
港企涉進軍元宇宙 認知度仍不足
雖然元宇宙可以天馬行空,但大多數企業客戶看待元宇宙,始終是從現實和商業角度出發。數碼服務公司Mirum Agency元宇宙首席顧問蘇仲成直言,不少人對元宇宙持相當開放的態度,卻對它未具備十足了解,往往以為企業涉足元宇宙,一定要斥資購入虛擬土地。
- Posted October 3, 2022
- 0
-
平價網球鷹眼系統減誤判 至少4部手機 裝置僅10分鐘
鷹眼系統在網球界推行多年,但租用、安裝及運作成本極高。本港有初創研發「平民版」鷹眼系統,利用智能電話的鏡頭、人工智能及電腦視覺技術,在賽事期間捕捉網球飛行軌跡,以及判斷網球是否出界,每月費用僅400元起。
- Posted October 3, 2022
- 0
-
Moovup邱力迅助前線搵工保尊嚴 離投行選擇創業 打造藍領招聘平台
由昔日薪高糧準的投行歲月,轉到前途未卜的創業世界,Moovup 共同創辦人邱力迅(Geoffrey)稱,2019年更一度想過放棄,「於是我又返去祈禱,同上帝講:『初初係祢叫我做(創業),但我而家唔想做喇,不如祢畀我走啦!』」
- Posted October 3, 2022
- 0
-
巴士站撳掣等車 通知司機免飛站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高級文憑課程的學生,設計了一個智能巴士站方案,把電子系統嵌入巴士站牌內,候車乘客可按掣等車,配合巴士內的訊號接收器,司機即將到站前可透過旁邊的藍色提示燈,知悉有乘客候車,減少不停站便開走的機會。
- Posted September 26, 2022
- 0
-
月費模式上門回收 多達37種物品 初創立足本港七區 特設塑膠分類
喵坊Mil Mill日前接獲通知其元朗廠房不獲續租,須年底遷出。本港環保初創The Loops Hong Kong,大約兩年多前推出付費上門回收服務,其創辦人黃靖羲承認,近日接獲客人查詢,料至年底前仍會回收紙包飲品盒,正與喵坊緊密聯繫,配合其發展再作應對。
- Posted September 26, 2022
- 0
-
四孩之母ViVi變身直播帶貨教主 開甜品店曾清袋 轉戰電商推銷時尚
本地休閒生活電商平台Mixx Collection創辦人陳沈忻(ViVi),18歲經營時裝店,試過開甜品店「一鋪清袋」輸掉600萬元,4年前雖已是四孩之母,仍毅然轉戰直播帶貨成功翻身,被稱「時尚直播教主」,她認為創業只要堅持信念、永不放棄,未來必定可期。
- Posted September 26, 2022
- 0
最新文章
-
盛博香港|拉攏歐日建產鏈 勝過自給自足
林清源承認,中國製半導體產品單件效能較低、價格較高,在國際市場上較欠缺競爭力,主要限於國內市場使用。但縱使在半導體製造相對落後,也能在其他技術追求創新,逐步縮小與海外大廠的差距,例如華為最近透過堆疊多晶片與優化架構設計,推出理論上綜合算力超出輝達(Nvidia)方案的CloudMatrix CM384超節點。
- June 30, 2025
- 0
-
國產EUV光刻將面世 封鎖倒逼自主創新
為降低對海外技術的依賴,中國須分散供應鏈風險,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為交付國產光刻機鋪路。本報專訪盛博香港(Bernstein)董事經理、高級分析師林清源,拆解國產替代的技術路線,分析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動向。
- June 30, 2025
- 0
-
香港教育城|冀當超級貨架 推動AI學習 加強基建支援 融入日常教學
本報專訪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林峯,探討香港推動AI教育的現況、挑戰與前景。他認為AI教育在香港已全面起步,大部分學校都引入相關課程及工具,未來則需要加強基建資源支援,推動AI全面融入日常教學。
- June 23, 2025
- 0
-
AI智能交通|推進智能交通 不離數碼基建
國際汽車及航空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前任主席潘志健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AI可支援城市規劃、交通流量預測與模擬,例如模擬隧道封閉對人流與車流的影響,提前調動巴士等資源,讓政府更有前瞻地部署危機應變策略。
- June 16, 2025
- 0
-
LexisNexis|AI法律助理攻港 助撰合約處理案例 全用本地內容訓練 附連結方便核實
律商聯訊(LexisNexis)是長年法律界主要資料與研究平台供應商,其新一代人工智能(AI)平台Lexis+ AI,內含專為法律工作流程設計的個人化助理Protégé,即將在下月正式登陸香港,成為亞洲首個上線地區。
- June 16, 2025
- 0
-
BUSINESS GOVirtual|港國際化優勢 成內地AI企外闖試點
數碼轉型平台BUSINESS GOVirtual(BGOV)創始人、柏堡活動首席願景官李亦珺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科技時刻在變,香港的優勢是客戶與環境比較國際化,內地AI公司傾向以本港作為服務出海試點。
- June 9, 2025
- 0
-
谷歌專訪|商業AI時代 谷歌倡員工自我顛覆主動擁抱新技能 融入前線工作
Google Cloud亞太區技術副總裁阿卜杜拉、接受本報專訪時稱,現時已進入「商業AI」階段,AI不再是技術團隊專利,而是營運部門核心架構。他強調員工應該「先主動用AI顛覆自己」。
- June 9,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