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人物專訪 News
-
法國老闆先拓上海再戰香港 一站式醫保App攻中小企
法國企業家高賽開發一站式數碼醫保平台StartupCare(菁晨),透過收費相對低廉的團體醫保計劃,以及附設的手機應用程式,照顧中小企及初創員工醫保需要,服務剛於本月正式在港推出。
- Posted October 31, 2019
- 0
-
醫保初創區塊鏈理賠突圍 連結持份者 掃二維碼識別
新世界Eureka Nova,與日本瑞穗銀行合作在港推出「Mizuho Crowd Brain加速計劃」,其中本地初創醫結,主攻區塊鏈保險科技,成功以簡化索賠程序突圍。
- Posted October 30, 2019
- 0
-
智能拐杖STICKu 長者跌倒響警求救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Mizuho Crowd Brain加速計劃」另一入選初創BNET-Tech針對長者需要,研發創新產品智能拐杖STICKu,提升「老友記」生活質素。
- Posted October 30, 2019
- 0
-
港產車房配對App免麻煩 套餐明碼實價 助新手揀維修
常言道「買車容易養車難」,物色合適車房維修,未如想像般輕易。車主陳子敬開發了AutoMate手機App,以明碼實價套餐服務,助車主速找合適車房。
- Posted October 28, 2019
- 0
-
港社企植物肉攻內地獅城 黏性較高 適合東方口味
素食主義成為時尚,香港綠色生活平台Green Monday去年亦正式推出植物豬肉。這款「OmniPork新豬肉」產品,今年內將衝出香港,進軍中國及新加坡。
- Posted October 21, 2019
- 0
-
夫妻檔WhatsApp貼圖畫出商機 助品牌軟性推廣 建立親民形象
本地初創Ideamap Technology Limited主打「整樣」(Ping Looks) 的DIY貼圖服務,讓廣大WhatsApp用戶把個人形象化為短訊貼圖,與親友分享。
- Posted October 17, 2019
- 0
-
聯想老臣子姚映佳設計縱觀全局 勾畫旗艦級電腦
聯想集團副總裁及首席設計官姚映佳演,在聯想効力23年,曾帶領設計團隊贏得享譽國際的「紅點設計大獎」及「紅點年度最佳設計團隊獎」,更曾獲選世界傑出華人設計師。
- Posted October 14, 2019
- 0
-
港產職安平台AI做監工 實時視察地盤 遇事即通報
本港近年大興土木,伍震駒創立的本地初創Customindz,開發了一個施工安全檢測平台Viact,利用AI技術,實時監控地盤現場狀況,確保一眾職安真漢子能「開開心心上班去,再平平安安回家」。
- Posted October 14, 2019
- 0
-
藍牙GPS雙系統追蹤 港產智能輪椅防長者走失
本地初創FTD InnoTech研發的智能電動輪椅WheelCare2,配合手機應用程式,除了能準確知道輪椅位置,還能提供距離警報,保障長者安全。
- Posted October 8, 2019
- 0
-
設計大師助初創夢成真 加速器計劃讓構思變產品
著名華人設計師陳秉鵬回港擔任「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評審,以審視新一代設計。近年他更建立創業加速器計劃ECCO X,助初創落實正在構思的產品。
- Posted October 2, 2019
- 0
最新文章
-
百望專訪|藉港作支點走向全球
內地「電子發票第一股」百望股份(06657)近期致力向數據智能(Data Intelligence, DI)方向實現人工智能(AI)轉型。
- July 7, 2025
- 0
-
Sumsub專訪|科技助偵測洗錢 省時提效
近來不同領域的企業或機構引進人工智能(AI)系統時,往往關注能否或多久以後才能獲得經濟回報,而反洗錢(Anti-Money Laundering, AML)監控與合規,正好是已出現成功案例的領域之一。
- July 7, 2025
- 0
-
Sumsub專訪|AI辨深偽欺詐 堵KYC驗證漏洞 Sumsub自研技術 識破假冒生成影片
全球一體化驗證平台Sumsub亞太區副總裁Penny Chai接受本報專訪,剖析當前身份驗證產業變局,以及如何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對抗「深偽」(Deepfake)與詐騙,協助企業有效管控風險。
- July 7, 2025
- 0
-
盛博香港|拉攏歐日建產鏈 勝過自給自足
林清源承認,中國製半導體產品單件效能較低、價格較高,在國際市場上較欠缺競爭力,主要限於國內市場使用。但縱使在半導體製造相對落後,也能在其他技術追求創新,逐步縮小與海外大廠的差距,例如華為最近透過堆疊多晶片與優化架構設計,推出理論上綜合算力超出輝達(Nvidia)方案的CloudMatrix CM384超節點。
- June 30, 2025
- 0
-
國產EUV光刻將面世 封鎖倒逼自主創新
為降低對海外技術的依賴,中國須分散供應鏈風險,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為交付國產光刻機鋪路。本報專訪盛博香港(Bernstein)董事經理、高級分析師林清源,拆解國產替代的技術路線,分析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動向。
- June 30, 2025
- 0
-
香港教育城|冀當超級貨架 推動AI學習 加強基建支援 融入日常教學
本報專訪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林峯,探討香港推動AI教育的現況、挑戰與前景。他認為AI教育在香港已全面起步,大部分學校都引入相關課程及工具,未來則需要加強基建資源支援,推動AI全面融入日常教學。
- June 23, 2025
- 0
-
AI智能交通|推進智能交通 不離數碼基建
國際汽車及航空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前任主席潘志健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AI可支援城市規劃、交通流量預測與模擬,例如模擬隧道封閉對人流與車流的影響,提前調動巴士等資源,讓政府更有前瞻地部署危機應變策略。
- June 16,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