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利用ITMO應對氣候變化(車品覺)
人造衞星遙感技術在監測全球氣候變化和國際合作上,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特別是於支持國際轉移緩解成果(ITMO)機制的施行方面。這種技術的應用,極大提升了遙距監測,以及驗證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和吸收的能力。
- Posted August 28, 2024
- 0
-
讀新聞看經濟(方保僑)
早前長實集團(01113)主席李澤鉅在2024年中期業績分析員會議表示,「我唔敢賭香港市場太差,過去歷史話我哋知,邊個賭香港長期差都錯。」他表示沒有水晶球去預測整體市場,但形容香港經歷過不少經濟周期。
- Posted August 26, 2024
- 0
-
符F5G-A標準6項要求新體驗(林國誠)
歐洲電訊標準化協會(ETSI)在2023年發布的全新國際標準F5G-A(Fifth Generation Fixed Network-Advanced),旨在提升固網寬頻性能,為固網寬頻定義了新標準。
- Posted August 23, 2024
- 0
-
3D打印紓緩房屋荒(葉文瀚博士)
科技飛速發展,建築領域迎來嶄新變革。其中,3D打印技術崛起,為傳統建築模式帶來顛覆性影響。位於美國得州喬治城的Wolf Ranch社區,正以全球最大規模的3D打印住宅項目,引領這一建築革命。
- Posted August 22, 2024
- 0
-
港青航天夢 灣區覓機遇(廖錦興博士)
上月,國泰航空(00293)的飛躍理想計劃安排學員到澳洲阿德萊德機師訓練基地學習,與見習機師見面,並在導師指導下嘗試親自駕駛小型飛機,讓更多年輕人對航空業產生興趣。
- Posted August 22, 2024
- 0
-
蘿蔔快跑面對的自駕挑戰(車品覺)
近日百度(09888)旗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台「蘿蔔快跑」,在內地武漢受到廣泛關注,亦引起市民一陣熱烈反響。平台通過無人駕駛出租車提供出行服務,引發了大眾對其背後技術及營運模式的好奇。
- Posted August 21, 2024
- 0
-
GIS怪傑沃爾茲施政哲學(鄧淑明博士)
你也許覺得美國民主黨副總統參選人、明尼蘇達州州長沃爾茲(Tim Walz)是橫空而出,對地理資訊界的人來說卻毫不陌生。沃爾茲自稱是沉迷地理資訊系統(GIS)的怪人,不論在哪個崗位也展現出他的GIS理念。
- Posted August 20, 2024
- 0
最新文章
-
AI破語言孤島 助讀懂動物聲音(林國誠)
人工智能(AI)的進展往往令人驚嘆不已,如今它不僅協助人類撰寫文章、設計,更能診斷疾病與駕駛車輛。
- September 12, 2025
- 0
-
AI時代的學習新典範:駕馭變革,打造終身學習力(翁偉基)
在AI浪潮席捲全球的今日,我們習以為常的知識與技能正在迅速改朝換代。過去那種線性、一次性的學習模式已不再適用。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與變革的時代,真正的競爭力來自於不斷適應、持續學習的能力。
- September 11, 2025
- 0
-
企業實例看文化驅動創新(湛家揚博士)
一次為本地傳統建築企業的高層培訓中,我見證了一個重要的轉捩點。這間公司正面對成本壓力、市場競爭與技術轉型的挑戰。
- September 11, 2025
- 0
-
OpenAI進軍求職平台顛覆市場(車品覺)
由傳統招聘平台如LinkedIn和Indeed主導的求職市場,即將迎來一場顛覆性變革。OpenAI作為ChatGPT的開發者,正在悄然研發人工智能(AI)驅動的招聘平台(OpenAI Jobs Platform),此舉可能重新定義企業與求職者的連接方式。
- September 10, 2025
- 0
-
AI時代學習之道(黃岳永)
一年容易又開學,每年這個時候,筆者都會提醒同學:「你們學習是為了未來,而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今年要學的內容特別繁多,除了課堂內容外,在我任教的大學中,幾乎每一門課程都融入了人工智能(AI)的元素。
- September 9, 2025
- 0
-
GenAI非萬能 勿過分依賴(方保僑)
在人工智能(AI)普及的今天,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確實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便利,無論是撰寫文章、編程輔助,還是在創意思考上提供突破性的啟發。
- September 8, 2025
- 0
-
守護網絡安全 由AI領航(林國誠)
數碼生活日益普及,香港市民在日常工作與消費活動中,愈來愈依賴網上交易與雲端服務。便利之餘,潛藏風險亦愈發嚴峻。
- September 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