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冀港把握合成生物機遇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李嘉誠(右)與Perfect Day創辦人Ryan Pandya(左)及Perumal Gandhi(中)分享對合成生物研究的期望。(資料圖片)
人造奶製品初創公司Perfect Day獲維港投資入股,公司創辦人Ryan Pandya及Perumal Gandhi日前訪港,與長江集團創辦人李嘉誠會面。李嘉誠與他們分享在香港科技大學成立「合成生物學研究院」的目的,期望香港可在合成生物激發起的生物工業化大潮中「衝浪」。
晤人造奶公司創辦人
Perfect Day採用合成生物科技生產奶製品,近月推出首款雪糕。李嘉誠基金會則於8月中宣布捐出5億元予科大,創立香港首間「合成生物學研究院」。合成生物學是未來經濟發展核心,利用基因學和相關領域的大規模數據,探索生物學和非生物學科之間相互交流的新途徑,結合物理學、計算機科學、數學、化學及工程學計算和設計、編寫或修改微生物基因組建,令其能夠像機器般自如操作,以應對及解決生命科學中的複雜問題和挑戰。
李嘉誠曾向媒體表示,20世紀合成化學孵化出無數價值鏈,石油是基本材料;在21世紀,合成生物DNA是材料,也將會產生無數新價值鏈,解決天然生產難題,穩定價格滿足未來所需。合成生物經濟的大顛覆將覆蓋各行各業,無分國界。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智能眼鏡窺見未來生活(黃岳永)
出外旅行要準備什麼拍攝裝備?雖然未必如專業攝影師一般,帶備專業相機和長短鏡頭,但智能手機、360度全景相機,甚至小型無人機等裝備,都是許多人旅行時的選擇。
- Posted June 24, 2025
- 0
-
刷流量|新工具阻AI爬內容 保網站流量
儘管搜尋引擎及聊天機械人,會附上原始來源的連結,但網站若要從廣告獲利,則需要讀者真正點擊進入這些連結。
- Posted June 24, 2025
- 0
-
實現未來科學|AR眼鏡屏蔽現實世界廣告
比利時編程員斯潘霍夫(Stijn Spanhove)最近以人工智能(AI)技術,開發一款擴增實境(AR)應用程式,可以辨認及遮蔽現實世界的廣告內容。他在社交平台領英(LinkedIn)形容,「這項技術仍處於早期實驗階段,但想像一個你可以掌控所見實體內容的未來,很令人興奮。」
- Posted June 24,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港大AI預測兒童蛀牙九成準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與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青島市口腔醫院及青島婦女兒童醫院的研究團隊,開發一款人工智能(AI)系統Spatial-MiC,為全球首個以複雜微生物群落預測單顆蛀牙風險的AI系統,聲稱其準確率突破90%,有望徹底改變兒童蛀牙的預防方式。
- Posted June 24, 2025
- 0
-
智能叛變?|多款大語言模型藏智能殺機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Anthropic上月發現旗下模型Claude,若得悉自己會被關閉並由其他AI系統取代,便很大機會發生向負責人勒索的情況。
- Posted June 24, 2025
- 0
-
AI取代人類?|AI教父倡轉行做藍領保飯碗
被譽為「AI教父」、諾貝爾獎得主辛頓(Geoffrey Hinton),最近在YouTube節目The Diary Of A CEO警告,AI或在大多數任務超越人類,誠懇地建議晚輩轉行,「若要不被AI取代,就去當水電工吧。」他認為,法律助理、律師助理等職業,最有可能被裁員。
- Posted June 24, 2025
- 0
-
矽谷新風聘AI員工 無攤薄股權風險
隨着人工智能(AI)發展,不少工作可由虛擬員工取代,今日創業門檻大幅降低,更進化至「機械人式擴張」(Botscaling)世代,最新追求目標改為「人均收入」。
- Posted June 24,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