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大熱外賣自取App攻港 Ritual「搭單」功能 促進同事聯誼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網上外賣速遞平台在全球興起,雄踞歐美的Uber Eats、Deliveroo、Foodpanda,以至中國的美團點評(03690)與餓了麼,各自迅速擴展業務版圖。然而,有用過相關服務的用戶都知道,送餐費固然會增加支出,而且難以預計送餐時間。總部設於加拿大多倫多的Ritual(日嘗)近年則憑「社交預訂」的獨特模式,在餐飲外賣自取市場上異軍突起。
預訂免排隊 堂食價吸客
「我們有得做,是因為餐飲速遞服務實在很難做……餐廳及顧客都覺得速遞送餐費很貴,但另一方面,全球很多餐飲速遞公司仍面對賺取利潤的困難。」Ritual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Ray Reddy接受本報專訪,介紹Ritual如何讓用戶在午餐繁忙時段,避過人龍、快速輕鬆自取外賣,甚至把叫外賣變成團隊聯誼活動,讓同事一起「團購共享」外賣訂單。
讓用戶節省等待取餐的時間,在不增加客戶消費支出的前提下帶來便利,是Ritual發展其餐飲預訂應用程式的關鍵思路。這間於2014年面世、風靡美加地區的初創,最近正式登陸香港,作為拓展亞洲市場的首個據點,現已夥拍中上環至灣仔等地區的餐廳提供服務。
Reddy提到,午餐時間分秒必爭,打工仔傾向花少少時間在公司附近餐廳或咖啡店買午餐,惟要花時間等待取餐。Ritual應用程式則讓用戶先叫外賣,親身前往餐廳取餐時食物或飲品已經完成可立即領取,省卻在門外等待的時間。
由於Ritual沒有外賣速遞服務,故不設相關費用,「許多市場上的餐飲速遞公司,都會叫餐廳為平台上的餐飲加價(Mark-up)。相反,我們致力確保你在Ritual支付的價錢,永遠不會超過你在店內看到的價錢。」
變社交活動 落單更頻密
此外,Ritual進一步研究如何更有效率地為商業區寫字樓的用戶服務,開發出「搭單易」(Piggyback)功能。程式會根據用戶位置及工作地點,為用戶組成同事團隊的群組。公司團隊的成員,可搭上同事在相同餐廳的外賣訂單,成員可以替其他同事順道取餐。此舉方便餐廳更快準備食物之餘,亦令外賣訂餐變成同事朋友之間的社交活動。
「搭單易」功能讓同事組團揀選餐廳、輪流順道取餐,Reddy表示,該功能是源於Ritual團隊觀察到,用戶本身都會組團外出買咖啡或用膳,亦不介意互相替忙碌的同事順道取外賣,「我們有個獎勵機制,為同事代取餐的團隊成員會獲得額外積分」,但他相信賺積分不是重點,「人們會這樣做(順道代取外賣),是因為他們想為坐在旁邊的同事朋友做點好事,舉手之勞,相當於一種『社交本錢』(Social Currency)。」
Reddy強調,增添社交體驗、主攻寫字樓人員午餐預訂、不設外賣服務費用的Ritual,與餐飲外賣平台的定位不同,「我們是顧客的工作日夥伴(Workday Companion),用戶每月透過我們平台訂餐的次數,大約比用其他外賣平台多10倍。」
向餐廳抽佣 收費少一半
他相信,要使科技產品服務大眾市場,必須在不增加價格的情況下,為客戶帶來便利,但餐飲速遞服務很難做到這點,因為涉及速遞人員的成本,往往是愈來愈高。對很多人而言,每餐約10至20港元的速遞費是個考慮,「加起來或相當於一餐飯的價錢」。
「我們不用支付速遞人員的成本,亦不必向合作的餐廳收取高額費用,大家都贏。」Reddy指出,公司會在Ritual用戶訂餐交易中向餐廳抽取一定百分比作為收入,相對於餐廳向外賣速遞平台支付的費用,Ritual的收費率大約只及一半。
Reddy強調,平台視自己為餐廳的合作夥伴,「我們知道餐廳不喜歡在自己顧客的交易當中被第三方抽取費用。」所以,任何使用餐廳代碼作手機註冊,或在餐廳裏註冊的顧客,平台都不會從他們的交易收費,對餐廳自己的客戶而言,相當於免費提供服務。
以港為據點 再拓展亞洲
自2014年在多倫多推出,Ritual目前業務遍布澳洲、加拿大、英國、美國逾50個城市,近期正式登陸香港。
Reddy透露,平台在約兩個月內已錄得數百間餐廳加盟,現時每日完成逾一萬宗餐飲訂單。未來Ritual將會擴展至本港其他寫字樓密集的地區,然後進軍居民住宅區。
「香港的優勢在於美食文化、用App叫外賣非常盛行。我們看中香港有多個人口稠密的市中心區,在辦公室工作的人亦很多。」被問到本港多月來的示威與衝突浪潮會否阻礙營運,Reddy指作為軟件為主的服務平台,Ritual在港營運所受影響不大。
「(關於香港示威)我們一直有留意事態發展。大家仍然在辦公室工作,亦需要吃飯……有時餐廳會關閉,用戶當下不能在那些餐廳落單;我們亦會讓員工靈活辦公、有需要時在家工作。」
Reddy表示,以香港作為Ritual的首個亞洲據點,更為此特意定出中文名稱「日嘗」,正為明年擴展到亞洲區的多個城市作準備。被問到會否進軍外賣手機App盛行的中國市場,例如上海、北京等城市,他直言:「目前尚未決定,我們現時正專注在香港的發展。」
採訪、撰文:吳志南
延伸閱讀:
分享數據改善小店營運
[ English Version ]
How an order-ahead app is building a P2P food delivery network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熊貓TV頻道AR免費睇(林國誠)
海洋公園目前擁有6隻大熊貓,包括「樂樂」、「盈盈」及牠們的龍鳳胎寶寶,以及中央政府送贈的「安安」和「可可」。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利用AI打破遺忘曲線(黃岳永)
雖然我們已經踏入人工智能(AI)時代,但筆者在大學上課時仍發現許多學生熱愛手抄筆記。有些同學甚至要求索取老師的PowerPoint教材。然而,這種多年來一直「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否能跟上當今世界的變化?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真菌電池|3D打印無毒兼生物降解
瑞士聯邦材料科學與技術實驗室(Empa)透過3D列印,首次將兩種真菌結合起來,製造出功能齊全的燃料電池,讓微生物透過新陳代謝,將水份及營養物質(例如單醣)轉化為能量。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Canon新產品|新全片幅CMOS 逾4億像素破紀錄
Canon 發表全新35毫米全片幅CMOS感光元件,擁有業界最高的4.1億像素,其解像度高達24K(24592乘16704像素),相當於高清HD的198倍,或者超高清8K的12倍,預計將用於監控、醫學及工業層面。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AI洩密?|戶外照洩定位 憂成起底工具
美國波士頓初創Graylark Technologies開發一款人工智能(AI)平台GeoSpy,即使移除照片的EXIF中繼資料(例如GPS定位座標),亦能立刻分析上傳照片的地理標記,例如建築風格、土壤特徵及空間關係。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AI趨勢|生成廣告片 99%內容虛構
最近越南一位創作者László Gaál,就利用影像生成模型Veo 2,結合Google Deepmind人工智能技術,生成一條保時捷跑車廣告片。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智能手機大戰|加強人工智能 一鍵呼叫Gemini
三星(Samsung)全新Galaxy S25系列旗艦手機,搭載以Android 15為基礎的OneUI 7.0作業系統,提供長達7年安全性更新。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