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andbox倡邊玩邊賺吸港客 港企推元宇宙網遊 App版料明年登場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The Sandbox大中華區總監蔡和偉透露, 公司希望降低入場門檻,讓更多玩家參與,因此未計劃採用VR裝置。(受訪者提供圖片)
外媒CNBC引述摩根士丹利報告預期,元宇宙(Metaverse)2024年的潛在市場價值或達8萬億美元(約62.4萬億港元),本港企業如何從中分一杯羮?港產遊戲開發商Animoca Brands旗下子公司The Sandbox,以及本港首個主攻元宇宙遊戲工作室Index Game,藉着開發「邊玩邊賺」(P2E)的元宇宙遊戲作品,吸引玩家交易道具及虛擬土地,令打機都能賺取可觀回報。
The Sandbox公司上周一(11月29日)開放旗下區塊鏈遊戲平台The Sandbox的Alpha版本,被視為元宇宙前導活動。該公司大中華區總監蔡和偉(Harvey)接受本報訪問時稱,看好本港區塊鏈遊戲發展,認為「邊玩邊賺」可吸引更多本港玩家參與。The Sandbox現僅設電腦版,團隊正開發App版,料明年推出市場,並計劃增設繁體中文版本。

區塊鏈遊戲革新傳統玩法,玩家透過邊玩邊賺(P2E),可取得實際回報。(The Sandbox網上圖片)
The Sandbox於2011年成立,總部位於美國三藩市,以開發手遊起家,由2016年開始逐步發展去中心化、建基於區塊鏈上的3D遊戲,通過其免費軟件VoxEdit及Game Maker,玩家可在遊戲建立屬於自己的虛擬資產,主張所有人都可成為創作者;2018年,該公司被港企Animoca Brands收購。
去中心化概念下,區塊鏈遊戲革新傳統玩法,透過「邊玩邊賺」模式,遊戲玩家可取得實際回報。蔡和偉解釋:「好耐以前,玩家要畀錢玩遊戲;即使現時可免費玩,但玩家要投入好多時間,卻得不到任何東西。我們希望玩家從遊戲得益,繼而推動整體生態發展。」至於虛擬實境(VR)應用方面,蔡和偉強調,公司暫未計劃使用VR裝置,「鑑於VR尚未十分普及,故希望降低入場門檻,令更多用戶參與其中。」

Alpha Pass門券售價回落至1.915枚以太幣,相當於6萬港元。(The Sandbox網上圖片)
NFT門券炒價逾6萬港元
關注區塊鏈遊戲的玩家,對The Sandbox遊戲並不陌生。籌備逾3年、終在上周一推出的The Sandbox Alpha,僅對外開放約3周時間,所有人均可通過Alpha Hub免費試玩其中3項遊戲,感受元宇宙概念,惟試玩期內無法賺取P2E獎勵。
至於已購入虛擬土地的地主,上月已通過抽獎形式贏取1000張Alpha Pass,試玩全數18種遊戲;至於其餘4000張Alpha Pass,則要參加其「每日社交競賽」獲得。持票玩家完成關卡任務後,有機會獲得限定NFT(即龍、門及劍等道具),以及1000枚SAND代幣。SAND屬功能型代幣,僅限遊戲內使用。
截至今日凌晨0時,每枚SAND價格為5.26美元,如贏得1000枚SAND代幣,相當於約4.1萬港元。另外,Alpha Pass是NFT門券,故可在NFT交易平台OpenSea買賣,截至今日凌晨0時,Alpha Pass價格回落至1.915枚以太幣,相當於6萬港元。值得留意的是,所有Alpha Pass均會在Alpha賽季完結(12月20日)到期。

The Sandbox現與全球超過200個IP及品牌合作,包括麥兜等。(Animoca Brands網上圖片)
與麥兜陳奐仁等合作
The Sandbox現與全球超過200個IP及品牌合作,包括港人熟悉的卡通角色麥兜、音樂人陳奐仁、《南華早報》等。該公司上月公告顯示,平台成交總額(GMV)錄得逾1.44億美元(約11.2億港元)。蔡和偉提到,公司旗下沙盒基金會至今在全球支持超過50間遊戲工作室,當中大中華區佔5間,另支援逾200個獨立創作者。上月初,該公司獲軟銀願景基金2(SoftBank Vision Fund 2)、母公司Animoca Brands、新鴻基(00086)等參投,完成B輪融資9300萬美元(約7.25億港元)。
採訪、撰文:蔡璿驩
延伸閱讀: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Meta黃金陣容|設超級智能實驗室 汪滔與GitHub前總裁領軍 挖角潮未完
Meta行政總裁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日前致函員工,宣布把旗下所有AI團隊重組,整合至新成立的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MSL),主攻能匹敵以至超越人類智能的AI系統。
- Posted July 2, 2025
- 0
-
跨境支付通 加速智慧城市建設(方保僑)
隨着「跨境支付通」正式啟動,香港與內地的金融互聯互通邁入全新階段。這項由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共同推動的快速支付系統對接,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為香港的經濟、民生,乃至國際金融地位注入強勁動力,這場金融變革,正悄然改寫規則。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AI代理|職場AI代理尚處起步階段
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發布名為「AI at Work」的調查報告,在今年5月13日至6月4日期間訪問全球10635名公司員工,涵蓋收入少於5億美元至超過50億美元的公司。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AI時代|全球6億人每天使用AI
美國風投Menlo Ventures發表首份《2025年:消費者人工智能》報告,於2025年4月向5000多名美國成年人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61%受訪者在過去6個月曾使用人工智能(AI),更有近五分一(19%)受訪者每天都會使用AI。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紅帽|新系統助企業擁專屬AI
為回應市場相關需求,美國軟件供應商紅帽(Red Hat)提出一套完整的AI解決方案組合,強調以開源為基礎,協助企業可控、安全且高效地採用AI。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盛博香港|拉攏歐日建產鏈 勝過自給自足
林清源承認,中國製半導體產品單件效能較低、價格較高,在國際市場上較欠缺競爭力,主要限於國內市場使用。但縱使在半導體製造相對落後,也能在其他技術追求創新,逐步縮小與海外大廠的差距,例如華為最近透過堆疊多晶片與優化架構設計,推出理論上綜合算力超出輝達(Nvidia)方案的CloudMatrix CM384超節點。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國產EUV光刻將面世 封鎖倒逼自主創新
為降低對海外技術的依賴,中國須分散供應鏈風險,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為交付國產光刻機鋪路。本報專訪盛博香港(Bernstein)董事經理、高級分析師林清源,拆解國產替代的技術路線,分析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動向。
- Posted June 30, 2025
- 0